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绿色债券的“春天”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1期

绿色债券旨在为公私营机构开展具有重大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募集资金,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于2015年11月发布相关报告称,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366亿美元,是2013年的三倍之多。

绿色债券可以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为绿色信贷和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并减少期限错配的风险,在国际市场逐渐受到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青睐。由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绿色债券的管理及配套规范准则趋于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在国际市场中的表现也日趋活跃。但是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产品,绿色债券固有的市场风险,依然需要债券发行人谨慎面对,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什么是绿色债券

与其他债券类似,绿色债券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得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绿色债券也可为具有社会或社区效益的项目 (如改善医疗保健或社会服务) 募集资金,因此这类债券又被称为 “社会”或“社会效益”债券。

几年来,市场对“绿色债券”的界定随着相关国际准则和指引的不断出台和更新也在逐步完善。2014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联合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美银美林,共同发起制定了《绿色债券原则》。2015年,该《原则》推出更新版,并将绿色债券定义为任何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所谓“绿色项目”,该《原则》界定得较为宽泛,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包含建筑能效)、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和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项目等八类项目。与之相比,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制定的《气候债券准则》对“绿色项目”的分类则更为详细。此外,“绿色债券指数”以及相关的特定行业准则也对“绿色”有不同的解释或说明。但总体看,这些准则均为自愿性质,且缺乏足够细节,难以形成对绿色债券标准的共识。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市场现有的绿色定义,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2013年制定的《绿色信贷报表要求》,将绿色农业、绿色林业、工业节能节水环保、太阳能、水能、风能、绿色建筑改造等项目划入绿色资产类别。

爆发式发展态势

2007年6月,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了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券(Climate Awareness Bond),为其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进项目融资。2007~2012年是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初始发展阶段;2013年,绿色债券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规模增大,发行人、发行品种和投资者类型逐渐多元化,影响范围也从欧洲向全球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扩散。过去三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由2012年的30亿美元飙升至2014年的370亿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15年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估计在800亿美元左右。

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势头亦带动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起步和发展。2015年7月,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在海外完成3亿美元债券发行,成为中资企业发行的首单贴标绿色债券(票面利率2.5%,期限3年)。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这是中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首单贴标绿色债券,也是亚洲发行体发行的首单人民币绿色债券。

国内市场有潜力

虽然国内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发展绿色债券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能够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过去十年,我国在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方面所付出的成本已经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0%。我国亟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