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金融+”势不可当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6期

在经济深度转型、金融创新多元、科技加速进化的今天,“金融+”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企业顺应自身金融发展需求所进行的一种积极尝试。但目前国内对“金融+”的发展机遇、风险防控及监管建议并不明晰。鉴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他认为,“金融+”代表的是一种金融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相结合的程度。伴随着“金融+”趋势的发展,“金融+实体经济”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越来越多的业务发展机会。同时,如何让“金融+”变得更加规范,既符合金融业运行的基本规则,又适合金融创新的基本特征,尚需监管者和实体经济实践者认真思考。

C=中国外汇  Z=曾刚

C:当前,国内众多企业积极探索“金融+”,将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金融生态圈,诸如百度、小米、苏宁等。您认为应如何理解“金融+”的概念?又该如何评估其发展趋势?

Z:“金融+”是水到渠成的产物。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金融需求。而一旦现有金融体系或现有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实体经济自然会尝试做一些金融创新,“金融+”就是这样的创新。这种创新实际上只是在完善现有的经济体系,而并非要单独地作为独立的金融产品存在,创新的金融生态也是完整金融生态链的一部分。“互联网+”也是这种情况,并不是说互联网要替代实体产业,而是双方的融合。“金融+”是以完善整个金融生态链为主要目的的,在这种新的金融生态可以让实体经济迸发出新的金融生命力,而这种金融创新又会反过来促进整个金融的发展。总体而言,“金融+”是经济生态的一部分,是实体经济衍生出来的金融服务机会,与实体经济结合后,会使实体经济变得更加完善、成熟。

对于当前一些企业积极探索“金融+”的行为,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实际上传统金融也是从实体经济当中衍生出来的。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涌现了大量的金融业务,而最早的银行也正是从为满足实体经济异地支付结算需求而开展的票据买卖中产生的。金融服务是随着金融需求的变化而演进的。现阶段,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存在不同的经济生态,从而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金融需求。原来脱胎于实体经济或者实体产业的一些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这些互联网经济生态。第三方支付兴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银行不愿意承担网上交易支付的风险。经济发展的本身是需要这些金融服务的。而且,这些金融创新也不是孤立地在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现有的金融体系也会调整其业务模式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参与到对互联网企业金融支持当中去。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创新并不少,这也体现了一种双方融合的趋势。

C: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手段,金融则是资源配置手段,在双方融合的金融创新趋势下,会带来哪些市场机遇?

Z:机遇源自实体经济的需要。这些创新业务不仅符合金融的发展原则,也符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原则。在一些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出现一些互联网的不同经济生态,而提供给这些金融生态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本身就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现阶段,互联网生态模式越来越多,自然会有更多的创新金融形式,这给金融机构及互联网企业都提供了很多机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另一个方面,当整个社会在互联网领域涌现的创新越来越多时,整个经济的重心或者经济的很大一个部分都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这将决定我国金融的主导方向。某种程度上,“金融+”代表的是一种金融发展趋势,反映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相结合的需求。伴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金融+”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必然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越来越多的业务发展机会。

C:“金融+”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风险?

Z:尽管金融创新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就金融风险而言,其内容和实质与传统金融并没有任何差异。因此,传统金融面临的基本风险诸如支付清算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创新金融也需要面对。但针对这些创新金融产生的风险,传统的风险控制措施却不见得有效。因此,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目前的一些创新措施能否有效控制相关风险,还有待时间检验。总之,在“金融+”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能否对由创新而产生的新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金融+”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但如果融合中接触过于紧密就会产生新的风险,如产业资金过度利用金融杠杆等。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风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