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持续“激活”加工贸易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7期

在外需尚未明显好转、内部进行结构调整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持续的“双降”局面。在推动我国实现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嵌入国际分工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加工贸易,同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实现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上的跃升,国务院在2016年初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与支持政策。为深入了解加工贸易企业的新动向与新需求,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林江指出,在加工贸易呈现出“一慢、一快、一升、一降”态势的背景下,实践与政策层面均在推动加工贸易向多元化参与国际市场、推进内销便利化及与服务贸易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等方向延伸。

C=《中国外汇》  L=林江

C:根据商务部外贸司的说法,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当前出现了“一慢、一快、一升、一降”的态势,即跨国公司主导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明显放缓、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我国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我国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明显弱化。对此您怎么看?

L:在外贸总体下降的背景下,加工贸易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一方面,加工贸易产品在世界范围里还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但是,加工贸易肯定不再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面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我国需要重新调整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

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在调整中出现下降是必然的。首先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必然会推动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特征的加工制造业的成本大幅上升,难以抵御来自东盟国家和地区的低成本冲击。其次,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租金和价格的快速上升也会加速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和订单加快对外转移;还有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即使人民币近期对美元产生一定幅度的贬值,也无法弥补由于要素成本上升对于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新”意味着我国经济将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常态”则意味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成为常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我们无法想象在新常态下加工贸易继续占据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依然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一定角色,但是该角色又处于下降通道的加工贸易而言,政府部门对其角色定位会比较尴尬。一种现实可行的状态是,让加工贸易随行就市:如果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依然拥有大量订单,不妨继续乐见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维持正常;对于另一部分处于边缘状态的加工贸易企业,政府部门也不必采取拯救的措施,让其自生自灭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政府提供条件和环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C:广东省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重要“集聚地”,请结合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特征,谈谈加工贸易在当前出现了哪些新动向、新特征?

L:目前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区域特征是,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已经成功转型为内向型企业,至少是外向型和内向型兼而有之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国际市场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国内市场业务的稳步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出口下降对带来的影响。部分地区,例如东莞,虽然也出现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倒闭,但是倒闭企业的数量依然可控;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创业企业以及新设企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力量,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加工贸易的严峻状况。此外,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已经提出“机器换人”的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为加工贸易企业缓解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也会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生一定缓冲作用。当然,“机器换人”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加速外来务工人员离开珠三角地区,从而使得加工制造企业面临更加缺工的情况。

C:从最为简单的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再到一般贸易,单一外贸主体同时以多种方式参与国际贸易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这种变化对原来单一开展外贸加工的企业主体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L:外贸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国际贸易,的确在广东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这些企业主体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首先,这一业务模式要求企业主体的规模不能太小,否则难以同时应对多种形式的贸易方式;但目前在广东外贸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大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与上述的规模要求有所背离,意味着后续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其次,外贸企业要从事多种形式的国际贸易,必须借助电子商务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外贸企业必须充分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将之运用于外贸领域之中,尤其是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来推动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业务的拓展,这也是不少中小外贸企业的短板。再次,不少加工贸易企业同时兼营内贸和外贸业务,由于企业生产线对于内贸产品和外贸产品的技术要求不同,客观上要求企业另外开辟生产线分别从事针对内贸和外贸的产品生产,无疑会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

外贸企业要实现转型和跨越,首先必须要重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其次,外贸企业必须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庞大商机;再次,地方政府应当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寻找合适的贸易伙伴,并逐步建立起内外贸的服务支持体系,进而形成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C:加工贸易转向内销,开拓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转型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意见》中提到的推进内销便利化的政策,将会对促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发挥什么作用?

L:我认为,如果一个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前提是必须先在内销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本国消费者的追捧。因此,《意见》旨在推进内销便利化,是希望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畅顺。此外,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也会遇到不少困难,比如必须要对生产线做出调整;而如果企业的生产线是非柔性的,就需要企业追加投资。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应该想办法帮助企业能够在当地市场上融到资金,包括取得风险投资来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资金支持。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