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去杠杆”回归金融本源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9期

受实体经济放缓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盈利面临极大的挑战。这也促进了商业银行加快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去杠杆成为当前银行业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加杠杆”到“去杠杆”

资金如水,实体如田,银行业只有扎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才能提高基础资产质量,为金融稳定乃至经济稳定提供前提条件。

“去杠杆”本质上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目前,国内实体经济比较突出的怪象是,能提供高回报率的项目并不多,致使少数有概念、有故事但没有实质持续业绩支撑的高回报率项目受到资金的青睐,并对社会形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在各类金融投资机会预期回报远远高于实业投资回报的情况下,企业开始慢慢淡化实体经营,涉足类金融机构运营。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里空转,不仅抬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也大大扭曲了资源配置的信号,极易酿成金融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工具和业务模式,均应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轴上来。

但长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受到逐年加码的经营业绩考核、单纯的规模扩张发展理念以及传统的资产拉动负债业务模式的影响,对金融“去杠杆”并没有自发的动力。

受2008—2010年“贷款大跃进”惯性思维及各类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所谓“金融创新”的影响,商业银行近几年仍处于“加杠杆”的过程:银行贷款、影子银行、净公司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股权等社会融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不到200%进一步上升到2015年的204%。从2013年年中的“钱荒”事件到近两年银行年报体现的盈利和资产负债增长迅速放缓,再到一些银行日益显现的“久期失衡”现象,都反映出商业银行如果在资产端继续不审慎地扩张,最终将不得不品尝资金链断裂与经营亏损的苦果。

降低经营杠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主动加强流动性管理,维持审慎经营态度,严防资产质量下滑,推进金融去杠杆,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的紧迫课题。

“去杠杆”的主要阶段

商业银行要进行金融去杠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产品去杠杆化。经济上升周期和金融创新繁荣时期,在众多信托、资产管理、证券化的资产基础上,产生了大量衍生结构性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由于杠杆化操作,不断放大了内在的资产价值。在经济下行周期,产品减值缩水加快,商业银行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加以调整清理。

第二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商业银行购买大量杠杆化金融产品的资金来源,包括吸收的存款和短期资金市场(如票据)上的融资。虽然短期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可降低融资成本,然而,由于投资杠杆化产品造成巨大的损失且负债期限与资产期限不匹配(短债长用),会促使商业银行减记不良资产,并最终大幅减少其资产负债表整体对风险类资产的暴露。

第三阶段,投资者去杠杆化。由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会大大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层层传导后表现在信贷成本逐步上升,借贷条件收紧,促使长期依赖金融机构获得部分短期资金来源的各类投资者(如长期以贷还贷的借款人、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及基金等),减少资金来源,进而不得不出售持有的资产(尤其是风险较高的资产)来保持足够的现金水平,以应对银行不再续贷、投资者赎回等突发情况。

第四阶段,消费者去杠杆化。投资者出售资产,会加剧各类资产(尤其是房地产、风险资产)价格的缩水,并产生负财富效应。消费者不得不增加净储蓄,以缓冲家庭净财富的萎缩。而这只能通过减少举债或提高储蓄率来实现。以消费放缓为代价的储蓄增加,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复苏的速度。

第五阶段,全球经济去杠杆化。面对经济放缓,各国政府出台刺激经济政策。但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政府主导的支出规模,同时也依赖于其“乘数效应”。如果要放大“乘数效应”,需相关支出尽量用于购买本国制造的产品,否则,刺激效应会通过进口而漏出到本国经济系统之外,不能使本国经济受益。这也是近几年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面临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保护的原因。

“去杠杆”攻略

商业银行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杠杆经营的恶性后果:导致机构个体和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风险凸显;信用风险未被正确计量和有效防范;资金绕道投向平台、地产,合规风险突出;风险资本计提和拨备等风险补偿不到位,业务后期风险管理不足;弱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等。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商业银行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如果不提前布局、主动启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步伐,银行很快就会直面投资者、消费者乃至全球经济去杠杆化的冲击,丧失掉发展的机遇,甚至会引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