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供给侧改革催生银行业转型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9期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已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一步将供给侧改革明确为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

中长期看,供给侧改革将优化经济体系的供需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发展产生更强的撬动作用,为银行创新转型创造有利的环境。但短期内,供给侧改革则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要求银行业信贷调结构;实体经济降成本,料将进一步压缩银行净息差,施压银行盈利增速。同时,围绕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债转股、投贷联动、直接融资等各项政策也会加速推进,倒逼银行减少对贷款业务的依赖度。金融新业态的发展,也对银行业经营模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银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力度,打造增长新引擎,为健康持续发展蓄势增能。

四大挑战促转型

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后,银行业真正迎来了挑战,并集中体现在利润增速的快速下滑上。2015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同比下降7.22个百分点,较2011年大降33.91个百分点。同期,银行业不良率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净息差下降16个BP。随着净息差的收窄和不良率的提升,资产利润率持续下滑,2015年仅为1.1%,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将加速推动供给侧改革,银行业有机遇,但首先要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净息差持续承压。在资产端,受经济整体融资需求不旺和不良高发的双重影响,银行持续面临着优质信贷项目荒,且随着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加速,经济信贷需求会进一步下降,加剧银行的信贷投放难。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不得不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由于债券利率低于贷款1—2个百分点,致使银行资产端整体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在实体经济降成本的背景下,利率下行也会限制银行对优质信贷客户的议价能力。在负债端,随着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和存款理财化趋势的加强,银行吸储成本越来越高,理财等高息资金占比也越来越高,负债端利率趋于上行。未来几年,银行净息差将进一步收窄。

二是不良率持续攀升的压力。2016年,GDP增长目标为6.5%—7%,下限较2015年下降0.4个百分点,继续施压银行资产质量。宏观经济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也将加速不良资产暴露速度。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仅为181.18%,作为利润缓冲垫,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新增不良将更多地直接冲抵当期利润。同时,金融环境的恶化可能引发监管机构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指标的监管标准,加大银行业拨备支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可能会步入利润负增长时代。利润负增长背景下员工收入难有提升,会加剧人才流失,进而对银行业务创新、经营转型甚至是不良防控带来压力。

三是对银行业综合经营构成挑战。宏观经济去杠杆,将加速推动股权融资的大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鉴于银行庞大的资金量,股权融资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银行机构的参与,债转股、投贷联动甚至是银行持牌券商已经成为近期银行业经营转型或改革的重点方向。对银行来讲,涉足股权市场不仅仅是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客户脱媒、不良资产处置、科技型企业融资等经营难题的不二选择。然而,股权投资是相对陌生的领域,银行庞大的资金量固然可以助力股权融资市场的繁荣,但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将成为银行业持续面临的挑战。

四是新型金融业态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网络贷款、消费金融、众筹等新型金融业态逐步发展壮大。尤其是蚂蚁金服、苏宁金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集团,借助完善的金融牌照布局,初步形成了类银行“存贷汇”的资金流闭环,并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从体系内走向体系外。凭借更便捷的体验、更高的理财收益、丰富灵活的营销手段和日益完善的风控机制,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客户黏性越来越强,深刻改变着金融业态的格局。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金融+”浪潮,银行业持续面临着客户、资金、数据流失的挑战,支付、理财、融资等功能出现边缘化。

转型过程中的新动能

银行业经营承压的同时,一些新的业务亮点也逐步呈现出来。这些业务能否成为银行业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决定了银行业发展后劲是否充沛、未来增长是否可持续。

收入结构是转型成效的最直观体现。从收入结构看,近年来,银行业务的信贷倚重度有所下降,收入趋于多元化和轻型化,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生成、强化。2015年,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3.73%,较2011年提升4.43个百分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资本轻型化经营的趋势。近年来,银行业大力发展债券承销、资产交易、金融租赁、银团分销、委托贷款等非信贷融资业务,由资产持有型银行向轻资本的资产流量型银行转变。

从利息收入结构看,各子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揭示着银行业务结构悄然发生的变迁。一是债券投资贡献提升,反映了融资脱媒的大趋势;二是贷款结构上,对公贷款贡献出现明显下降,个人贷款的贡献则呈上升态势,是经济“企业去杠杆、个人加杠杆”的客观反映。以五大行数据为例,2012—2015年,债券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