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培育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13期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的加大,给银行许多优质客户的业务经营带来了困扰。其实,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幅并不大。之所以会给企业带来困扰,是因为它骤然打破了这些企业在多年单边升值趋势下形成的惯性操作模式,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形成了新的汇率风险管理思路。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汇率衍生品业务的开拓过程,实际上也是“培育”客户群体的过程。这方面的工作在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布局中还较为薄弱。

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2015年“8·11”新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多年维持着单边升值的走势。进口企业一般通过押汇、外币贷款等融资方式来推迟购汇时点,以降低购汇汇率。出口企业则通过提前出口押汇的结汇时间,或通过远期结汇交易来获取远期升水。这样经年往复的汇率处理方式,使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汇率波动并不敏感,对汇率避险产品也不甚了解。而现在汇率走势发生了变化,汇率的敞口风险也就随之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口企业融资项下汇率敞口完全打开,融资成本显著提高;二是出口企业存量远期合约价格大大低于即期汇率,市值风险显现,普遍需要追加担保;三是对汇率避险产品的成本、功能和选项认识不足;四是对汇率市场的关注缺乏持续性,没有形成客观的分析和预判,容易受到非理性恐慌气氛的影响。

针对企业在汇率管理方面的困扰,银行可提供的汇率避险产品包括:即期结售汇、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以及这三种方式的组合产品。

远期结售汇交易,是指企业与银行预先签订远期协议,规定结汇或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的时间,到约定到期日,银企双方按协议内容履约。远期结售汇最主要的功能是将未来一定期限的汇率敞口提前进行锁定,以便预先确定对应基础贸易回款汇率或外币融资的成本。人民币对外汇期权,指企业向银行支付一笔期权费,由此获得在期权到期日当天,以约定的执行汇率和金额结售汇的权利。远期和期权是最基础的两种汇率衍生管理工具。企业进行汇率管理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的需要,在上述产品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按一定比例配置。

实例探讨

使用汇率避险产品只有充分认识其功能、局限性和“成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贸易保驾护航。下面通过两个实例来探讨远期、期权这两种工具在人民币汇率管理中的应用。

实例一:远期结售汇

A企业在2016年3月28日出口一批货品,回款日预计在一年以后。为规避汇率波动风险,A企业与银行签订了远期结汇协议,金额100万美元,到期日是2017年3月28日至2017年4月28日。签约价格6.5700。并向银行缴存此笔交易的保证金(一般按协议金额的3%缴存):

100万(美元)×6.57×3%=19.71万元

在远期到期日企业可能面临以下两种情景之一:

情景一:到期日的即期价格低于6.57。假设到期日当天的即期结汇汇率为6.28,则以到期日即期价格衡量远期结汇的损益为:

(6.57-6.28)×100万=29万元

情景二:到期日的即期价格高于6.57。假设到期日当天的即期结汇汇率为6.65,则以到期日即期价格衡量远期结汇的损益为:

(6.57-6.65)×100万=-8万元

由于无论哪种情形,企业都须依约按6.57的价格结汇100万美元,因此,当即期价格低于6.57时,企业的远期交易是“盈利”的;而当即期价格高于6.57时,企业的这笔远期交易是“亏损”的。

实例二:人民币对外汇期权

B企业向银行购买了一笔结汇期权。到期日为2017年2月6日,执行价为6.59,期权费0.1元/美元。金额100万美元。具体是指,企业获得在2017年2月6日以6.5900结汇的权利。为此,企业需要提前向银行支付10万元的期权费以达成交易。

在到期日企业可能面临以下两种情景之一:

情景一:到期日的即期价格高于6.59。假设到期日即期价格为6.65,即到期日即期结汇价格优于期权执行价。此时企业会选择不行权而按即期结汇,则以到期日即期价格衡量此笔期权的损益为:

(6.65-6.59-0.1)×100万=-4万元

由上可知,由于支付了期权费(“成本”),当即期价格为6.69时,企业的损益为-4万元人民币

情景二:到期日的即期价格低于6.59。假设到期日即期价格为6.41,即到期日即期结汇价格劣于期权执行价,企业选择行权,以6.59的价格结汇,则以到期日即期价格衡量此笔期权的损益为:

(6.59-6.41-0.1)×100万=8万元

由此可知,除去期权费的“成本”,当即期价格为6.41时,企业的损益为8万元人民币。

从上例可以看到,当即期价格低于6.59时,企业会选择执行期权以6.59的价格结汇;而当即期价格优于6.59时,企业会放弃行权,选择以即期价格结汇。

针对上述案例,我们来探讨一下汇率风险管理的“成本”。在案例一中,A企业通过远期结汇将一年后回款的结汇汇率进行了锁定,也就提前确定了这批货品的利润,并且规避了实际回款日结汇价格低于6.57的风险。但是也排除了实际回款日即期价格优于6.57的有利情况。我们可将这种有利情况的排除视为企业付出的“成本”。除此之外,企业为达成交易缴存的保证金19.71万元也是企业的“成本”之一。这笔保证金将在到期交易完成后才会释放到企业的结算账户。在案例二中,B企业通过期权来规避未来回款的汇率风险,企业的“成本”是签约日支付的10万元期权费。期权费就像是“保险费”一样,无论保险的事项发生与否都需要企业提前支付费用。如果以到期日的即期价格来衡量期权损益时,这笔交易的盈亏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