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大宗商品能否持续上行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15期

2016年开年,大宗商品价格先是延续2015年的走势继续下跌,但很快就出现反弹,成为上半年大类资产中表现较为优异的品种。而六月下旬英国脱欧公投之后,除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受到追捧外,其他大宗商品则多在出现快速下跌后又实现快速上涨。对此,市场上有部分观点认为,大宗商品上涨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那么,推动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大宗商品是否真的重新迎来了长期的“牛市”?

短期反弹难改长期趋势

首先来分析推动近期大宗商品上涨的成因。从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基本面所决定,这是基于商品的基本属性。而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大宗商品会受到不同供求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则受流动性的影响,这体现了大宗商品作为大类资产的金融属性。近期,许多品种的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较大幅度的反弹,主要是全球经济风险频现、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市场流动性加强,以及部分商品进入补库存周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部分品种的供给收缩、需求增加使得价格有所上涨。这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和部分工业品品种上。

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等短期内的需求都具有“刚性”特征,而供给量则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天气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而农产品的耕作生长具有周期性,若供应不足,短期内无法得到弥补,会直接导致价格的上涨。因此对于农产品而言,产量的周期性波动是价格波动的主要推动力。近段时间,全球范围内频发的恶劣天气给全球大豆、蔗糖等多种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了隐忧。以大豆为例。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阿根廷大豆产区4月份受洪涝灾害影响减产约200万吨,6月末的大豆库存降低了420万吨;而巴西受5月底旱灾的影响,大豆库存降低了920万吨。产量和库存的同时减少,使大豆等农场品的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工业品中,铜、原油的产量与产能直接相关。由于产能的扩张周期较长,工业品在短期内产量是相对稳定且可调控的;而实际消费需求则与经济周期、投资周期以及货币政策有紧密联系,弹性较大,进而会引发价格的周期波动。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价格受我国国内影响较大。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为实现去产能、去库存的目标,煤炭、钢铁等行业加速整合、限产限量,同时宽松的政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者的需求,从而带动了部分工业品价格的上调。

二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延缓了美元指数走强,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预期升温,导致近期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引领资金大举流入大宗商品市场。

一方面,从美元指数走势看,美元作为大宗商品的标价货币,一般而言其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从供给角度看,美元升值会降低非美国家大宗商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从需求角度看,美元升值,会使其他货币的价值相对下降,导致商品的美元标价下降。从品种的角度看,贵金属以及铜、铝等工业金属与美元走势的负相关性较强。而美元指数的走势很大程度上由美联储的加息步伐或者说加息预期所决定。当前,全球经济、政治风险越来越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的决策受到影响,市场对其在短期内加息的预期也有所减弱。这使得美元指数趋势性走强的步伐一再迟滞,导致过剩的货币资金缺少好的投资标的。部分大宗商品如避险资产黄金、白银以及前期供应不足的农产品等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另一方面,与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相呼应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预期正在逐渐升温。当前,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有逐步扩大规模的趋势。这导致市场流动性大为增加。利率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可能推升全球的通胀,具有较好的抗通胀能力的部分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等,遂开始受到青睐;同时,利率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债券价格的上行以及股票估值的增加,再加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为增加,短期内投资者难以判断何种资产收益最佳,因此使得包括经济相对稳健国家的股票(如美国、德国股市)、具有较强避险功能的主权国家债券和大宗商品(特别是前期超跌的黄金、原油以及有色金属类)在内的多类资产价格出现全面上涨。

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当前金融市场资产泡沫堆积,许多国家债券利率都接近于零甚至已经为负值,而股市的估值也处于相对高位,所以货币宽松导致的流动性增强对股市、债市的推动作用或相对有限,而相对处在低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