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金融危机:反思仍需更进一步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20期

从很多方面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足以与1929—1933年“大萧条”相提并论;但就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展而言,这轮危机引致的变革远不能望“大萧条”之项背。这使得我们心有不满,同时也满怀期待。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伯南克认为,“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实际上,现代宏观经济学本身就肇始于那场危机。“大萧条”将古典经济学打出了一道缺口。1936年,凯恩斯以“大萧条”为主要研究对象,出版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随后,众多宏观经济学流派群起逐鹿,但无一不需要回应来自“大萧条”的诘问。围绕着“大萧条”,经济学家从有效需求不足,到人性心理规律,再到金本位制、货币供给、预期、真实冲击等各视角给出了系统性解释和政策建议,至今仍是我们的饕餮大餐。

“大萧条”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背景,还促成了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重构。这个体系以美国经济和美元为核心,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为支撑,旨在加强全球政策协调,减少不平衡发展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危机风险。

相比之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缺乏系统性。

从经济理论的演进来看,学者对这轮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观点一是货币政策失误,观点二是金融创新过度和监管失败,观点三是经济金融存在顺周期性,观点四是全球经济失衡。总体上,这些解释仍未摆脱危机之前的理论框架,也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系统的分析模式。

从经济政策的发展来看,一方面,金融危机催生了国际上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包括巴塞尔Ⅲ的推出,美国《多得-弗兰克法案》的出台和美联储权限的扩充,欧洲推出新的统一监管框架,英国变革了传统的分业监管等;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性增加,G20取代G7成为全球主要的政策协调平台,并与IMF等国际组织一起,更加重视主要经济体的再平衡。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