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欧洲银行业的罪与罚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23期

2016年以来,欧洲银行业不断爆出问题,牵动市场神经。就此,悲观者甚至认为2017年欧洲将走向末日。欧洲银行业到底怎么了?本文将对欧洲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寻找答案。

深受不良资产率和高杠杆困扰

由于长期受到社会政治动荡和经济疲软的拖累,2010年欧债危机以来,欧洲银行业的资产不良率不断攀升。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欧盟银行业不良率为2.71%,而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欧债危机”导致其大幅攀升到2012年的6.72%。虽然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欧债危机后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2015年欧洲银行业不良率仍然保持在5.63%的高位(见图1),相比较而言,日本和美国银行业的不良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分国别来看,2015年,虽然德国、法国、英国这三个核心国家和北欧国家银行业不良率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但东欧国家银行业的不良率远高于核心国家和北欧国家,希腊和塞浦路斯甚至达到了35%和45%(见图2)。

QQ截图20161208145525.jpg

QQ截图20161208145546.jpg

备受关注的“欧猪五国”虽然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其银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19.5%,较2009年提升了13.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平均为65.0%,较2009年下降11.2个百分点。其中,体量最大、系统重要性程度较高的意大利银行业所暴露的坏账问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最大。2015年末,意大利银行业资产规模为3.91万亿欧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9.81%。2016年上半年,意大利五大行的外部评级和估值水平均创下历史新低。其中的锡耶纳银行,市净率仅为0.1,三大国际评级公司之一的穆迪将其信用评级降为Ba2-。此外,由于在会计和法律制度、税收政策以及市场化处置机制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意大利的坏账处置难度非常大。

再一个问题就是,过去几年中,欧洲银行不断遭到英美政府监管层的处罚,不仅增加了诉讼费用,更损害了公司声誉。2015年4月,因涉嫌操纵Libor和Euribior市场问题,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分别受到了英国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2.27亿英镑和22亿美元的处罚。2016年9月6日,美国司法部就德银在2005年到2007年间发行并承销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民事赔偿问题判罚140亿美元,约占德银净资产的20%。这笔罚金对于正处于低谷中的德银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对其经营业务和资产价格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美联储在年中6月份“不失时机”地公布了压力测试结果:德银连续两次未通过压力测试,西班牙国家银行——Santander银行,则第三次未通过测试。由于官司缠身,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严重,德银未来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成本将会大幅提高。这会进一步恶化德银的经营状况。

除了不断上升的不良资产之外,高杠杆是困扰欧洲银行业的另一个梦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经济低迷的状况,欧洲银行业纷纷通过加杠杆、扩大投行业务等手段,追逐利润和规模经营。这就扩大了风险敞口,虽曾一度带来了两年的高收益,但也为最近几年的恶性循环埋下了隐患。摩根大通公布的报告认为,德银的衍生品规模在2013年顶峰时达到75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规模的20倍,风险敞口非常大;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德银2015年的衍生品规模虽然下降到了46万亿美元,仍然占到全球衍生品交易总量的12%;IMF认为,德意志银行是当前全球系统性风险最高的银行,其投资和交易部门的经营不善是罪魁祸首。这些报告使德银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负面外部因素不容小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欧洲银行业落入当前的困境,不能仅仅归咎于欧洲银行自身的经营不善,其中也有全球经济形势长期低迷不振的基本面因素和政府政策调控不足或扭曲等因素的作用,还有市场投机的影响。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世界的国家债务和私人债务总额高达15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年总产值的2.5倍。居高不下的负债率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缓慢又降低了各国对债务的偿还能力。

德银的问题其实在欧洲普遍存在,而欧洲1/3的银行就涉及到8.5万亿美元的贷款。当然,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毕竟不会放弃德银;但作为欧洲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因自身的经济形势和主权债务问题始终不太乐观,对其国内银行的支持则显然力不从心。

实际上,为了摆脱通缩、刺激经济复苏,欧央行近年来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除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货币外,欧央行甚至还采取了对金融机构缴存的超额准备金实行负利率的极端措施,并“亲自上阵”到市场上购买国债,形成了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的预期。然而,欧洲各经济体在内需和就业领域仍然举步维艰,货币政策边际效应在各国均明显下降。低利率政策似乎进入了屁古所说的“投资陷阱”中,不仅未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导致企业和居民预期未来利率上升而推迟了投资和借贷消费。负利率带来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