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构建资本项目事后监管预警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资本项目简政放权改革的逐步深化,事后监管在资本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但从当前执行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影响基层外汇局事后监管效能发挥的问题。本文结合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方向,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完善资本项目事后监管的建议。

建立多维预警指标体系

加强资本项目事后监管首先要做好非现场监测分析,即以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为依托,循着“宏观-中观-微观”层层递进的监测思路,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主体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快速聚焦波动异常的交易项目,准确捕捉导致跨境资金异常波动的市场主体。

宏观趋势分析方面

宏观方面主要分析辖区跨境资金流动的整体形势,找出变动较大的交易项目大类,对区域形势做出准确的研判。为此,应建立和维护外资依存度、外资行业集中度、债务率、短债率、偿债率在内的分析指标体系,密切关注指标值变动情况,评估风险状况,及时发布预警,发挥事后监管的警报器作用。宏观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外资和外债两个部分(分别见表1、表2)。

QQ截图20161208162018.jpg

QQ截图20161208162026.jpg

中观结构分析方面

中观方面聚焦关系国计民生、资本密集且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和行业,关注其跨境资金流动的方向、规模、来源和用途,以及资本运作的模式和效益等,辨别其内部结构及异动项目,进行追踪式监测和专项分析;对特定交易项目大类进行结构及趋势分析,锁定引起异常变动的具体交易项目(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QQ截图20161208162034.jpg

微观主体分析方面

微观方面侧重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筛查,对异常线索按照抓大(抓外汇收支规模较大的重点主体)放小、抓特殊(抓特殊行业、特殊性质的交易主体)放一般的原则进行筛选,确定重点监测主体;然后,通过非现场监测中的关联分析和交叉核对,挖掘可疑交易线索。通过核查厘清事实,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微观监测指标包括外资和外债两个部分。其中的外资部分,包括利润汇出异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