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理想何以三旬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2期

没有对比就看不到距离。又到毕业招聘热季,我在北京和香港都面试了一些年轻人。闲聊之中,我对两地年轻人在理想层面差别的认知越发清晰。

两地的年轻人,能力日益趋同,简单说,都十分优秀。然而能力之外,气质却存在差别。尽管他们都展现出对工作的渴望,都不吝于表达对努力的认同,但渴望和努力的背后,理想的含量却不尽相同。香港学生大多更为内敛,对工作的渴望之中隐隐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焦虑,理想的成色几乎淡不可见;北京学生大多更显开放,对职业的规划之中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自信,理想的成色更加浓重。

对比之下,北京的年轻人更有理想,这个结论起初让我有些困惑。因为在代表年轻人思虑的中国内地民谣中,我们听到的往往是对理想的嘲讽、怀念和叹息。

唱“理想”的民谣歌手真的很多,几乎不用在脑中搜索,我就能轻易想起赵雷和陈鸿宇,因为他们各有一首以理想为名的歌——《理想》和《理想三旬》。这两首歌一问一答,很有意思。赵雷在他的歌中撕心裂肺地问“理想今年你几岁?”,而陈鸿宇在他的歌里回答“理想三旬”。这一问一答之间,是理想和现实碰撞过后心有不甘的屈服,并带着激情退却的无限唏嘘。

民谣是时代的叹息。内地的中国新民谣,是北京年轻人更有理想的有声证明。如果不是更有理想,怎么会那么不厌其烦地吟唱诗和远方?怎么能唱出理想幻灭后的那些感伤?又怎么能在伤感和失落中听到羞于启齿的希望?所以,在听了很多很多遍关于理想的中国民谣后,我几乎能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有些疲惫,眼中含着倔强的泪水,嘴角却泛出一丝微笑。我想,这就是理想被打磨后的样子吧:不再年少轻狂,反而在现实中变得更加纯粹、坚定和充满质感。

那为什么北京的年轻人会比香港的更有理想?这是时代使然,周期使然。《理想三旬》真是个好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