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融资新贵:货币互换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7期

货币互换是国际上较常见的衍生筹资方式,分为商业性货币互换和央行管理性货币互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互换作为解决流动性问题和化解区域性金融危机的政策工具,被很多国家中央银行所应用。事实上,货币互换除了解决国家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筹资渠道,解决外向型企业的经营流动性问题。

我国本币互换的实践

货币互换起源于国家之间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按照参与主体不同,可分为商业性货币互换和中央银行本币互换。商业性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或资产保值工具,主要是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中央银行间本币互换的使用,一方面是通过放给交易对手国人民币流动性,通过让对方国家以人民币购买我国产品,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使境内外企业规避中间货币的汇率波动,同时促进我国产品出口,并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央行货币互换也可以起到商业性货币互换的作用,充分发挥互换双边货币比较优势,在实际需求基础上提供对方货币资金的流动性,以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降低企业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说来,本币互换可以让企业和银行双赢。对金融机构而言,货币互换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是中间业务的有益补充,可以充分体现金融机构的媒介作用;对企业来说,货币互换业务可使两国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一是通过双边本币互换,两国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三是可拓宽两国筹资渠道。货币互换可以使筹资者的资金来源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双方可以在各自熟悉的市场上筹集资金,互换之后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不需要到自己不熟悉的市场上寻求筹资机会。四是通过双边本币互换,两国本币的借贷市场被有效连接起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筹资平台,使得双方的筹资来源更加合理。

经国务院批准,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与36家境外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授信额度超过3.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有效协议32份,有效协议金额30295亿元人民币。目前为止,有十几家境外央行动用过货币互换协议项下人民币资金,如韩国、巴基斯坦、蒙古、新加坡、俄罗斯等。总体来看使用率不算很高。其主要原因包括:人民币资金成本较高、他国央行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条件和模式缺乏相关政策和规划、人民币在境外接受程度有限等等。反过来,我国企业通过货币互换借入境外资金的情况也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境内市场单个主体对外币资金需求规模小,且较为分散,而目前货币互换仅限法人金融机构和央行之间直接操作,操作成本较高。

融资案例展示

2013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下发了《关于开展中韩本币互换存在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16家银行可参与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业务;未列入的银行,如需开展此项业务,需要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资格。具体做法是人民银行总行将韩元资金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

企业申请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贷款流程:

(一)申请条件

(1)进口企业一般需要在商业银行取得综合授信额度;

(2)进口企业与韩国供货商签订以韩元为结算币种的跨境贸易合同;

(3)商业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业务流程(见附图)

TIM截图20170413165105.png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