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欧经贸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9期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趋势仍在不断加强。在全球化的议题上,中欧双方的共同立场和共同利益为中欧经济合作的深化奠定了新的基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欧经贸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抓手。未来的中欧经贸关系将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

已有成果不俗

近年来,受到欧债危机和其后的欧洲经济复苏缓慢,以及中国经济阶段式下行的“新常态”的影响,欧盟进口的增长受到遏制。中欧双边贸易因此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见图1)。2016年,中欧贸易总量相比2015年同比下降了1.7%。但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欧双边贸易逐渐复苏。欧盟实际GDP环比增长率,在2016年第四季度达到0.56%,高于前三季度;今年首季度,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png

比较而言,中欧的双边投资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而且主要源自中国对欧洲投资的快速发展。而欧盟28国对中国的投资,则受制于中国经济增长低迷,从2012年开始连续4年下降。这使得中国从2014年开始成为对欧盟的净投资国。与2015年相比,2016年中国对欧盟28国直接投资增长了77%,增幅巨大。中国对外投资成为近期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亮点。

当前,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呈现出以战略资产驱动型为主的特征。据统计,2016年中国对欧投资的59%流向了德、法、英等三个核心成员国,绝大部分投资方式为并购,投资意向旨在获取先进技术和提高科研能力(如美的收购德国库卡),以及提升品牌(如山东如意纺服集团收购法国时尚集团SMCP)和市场份额(如海航收购飞机租赁商Avolon)(见附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改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中国对欧盟投资的特点清晰地体现了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与国际化经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图。

2.png

近期中欧经贸合作的亮点,说明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欧的合作对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在中国和欧盟层面,中国和欧盟建立了中欧互联互通协商合作平台,努力实现“一带一路”和“容克投资计划”的对接。亚投行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加强合作,推进中欧对接。目前,亚投行已经吸纳了17个欧盟成员国加入,并为多项亚欧联接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融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则与中投公司合资建立了亚欧长期投资基金。

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层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欧和南欧国家的合作较多。中国企业不但成功投建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2、3号码头和中欧陆海快式联运等项目,还积极推动匈塞铁路、意大利“五港联盟”等双边合作旗舰项目的规划和筹建。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框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阻力与日俱增

尽管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特别在投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阻力。

在贸易领域,欧盟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采取的日渐强硬的保护主义政策,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与有效需求增长的放缓,欧盟开始越来越频繁、激进地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举措保护欧洲生产者和劳工的利益,而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欧盟外贸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中国自然是首当其冲。2015年,欧盟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占全部调查的43%,2016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67%。

钢铁倾销问题成为2016年中欧贸易争端的核心议题。尽管中国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欧盟仍不断指责中国通过补贴方式向欧洲市场倾销,造成市场扭曲,威胁了欧洲钢铁行业发展。对此,欧盟接连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更为激进的保护主义措施。除了征收巨额惩罚性关税外,2016年12月,欧盟进一步取消了惩罚性关税的“从低征税原则”,使欧盟得以大幅提高税率。

同时,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欧盟与美国一样,在最后期限到来时选择无视中国入世条约15条赋予中国的权利。近期,欧盟釜底抽薪,提出更改其反倾销法律。根据这一提案,未来欧盟将不再区分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而以市场扭曲程度决定惩罚性关税税率。这将使得欧盟在贸易保护措施上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欧盟对外经济政策日益增强的保护主义倾向也体现在投资领域。面对中国对欧投资的快速增长,欧盟方面的忧虑与日俱增,不是从积极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出发,而是从狭隘的保护主义视角出发,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为其保护主义举措寻找借口。

首先,欧盟认为中国投资者扭曲了市场竞争。欧盟认为,这一轮中国对欧投资浪潮是中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和政治因素发起的战略行动,而不是基于市场逻辑:其一,中国对欧投资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政府实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结果;其二,参与对欧投资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受到政府支持的私有企业;其三,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的融资渠道不透明。欧盟据此认为,欧洲企业在参与竞购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其次,欧盟担忧中国企业的并购会损害欧洲经济的长期竞争力。欧盟尤其关注中国在高科技行业的并购活动,认为先进技术的转移不仅会削弱欧洲经济把握未来增长机遇的能力,阻碍其长期增长,还将使欧洲企业在中高端产业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

最后,欧盟指责中国没有给予在华投资的欧洲企业对等待遇。欧盟认为,欧洲对华投资连年下降,部分源于中国对外来投资的限制,包括重要产业的准入限制(见图2)、持股比例限制、投资方技术转让要求和知识产权保护缺失。欧盟内部始终存在认为对中国开放市场是一种“牺牲”的观点。

3.png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