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美日贸易摩擦启示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9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至今,美日贸易摩擦从未停止。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美国优先”,倾向贸易保护,或再次加剧美日贸易摩擦。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张也可能影响中美贸易,因此应借鉴日本处理贸易摩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市场开拓、产业结构升级和汇率稳定等方面做好安排,以全面应对可能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

美日贸易摩擦历史回顾

二战后,受益于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快速恢复。1955年,日本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对外贸易由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而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池田内阁“月薪两倍论”发展计划、战前发展经验和战后廉价劳动力等因素的推动下,日本轻工业高速发展,相关产品对美出口不断增加。美日最初的贸易摩擦就源于轻工产品。1965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此后美日贸易摩擦逐步加剧。上世纪7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主要集中于钢铁产业;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贸易摩擦的焦点逐渐转向汽车产业;90年代后,由于日本遭遇“失去的十年”、中国等新兴市场崛起和美日一系列贸易协定的签订,美日贸易摩擦趋于缓和,双方主要着力于双边制度的协调和市场开放,特别是日本农产品市场的开放。

美日贸易摩擦中美方的措施

一是 “自主限制”出口协定。由于经济和政治上对美国的依附,在美日贸易摩擦中日本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自主限制”出口的协定(见附表),涉及纺织品、钢铁、汽车、半导体等多类产品。

1.png

二是301条款。美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利器301条款诞生于《1974年贸易法》,强化于《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包括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及其配套措施,针对货物贸易、知识产权和电信及服务业等多领域。301条款本质是一种“威胁”,美国贸易代表可以根据他国“不公平”和“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开展调查并采取撤回对其贸易减让或优惠等措施。上世纪70和80年代,美国共对日本发起了24次“301调查”,涉及钢材、电信、木材和半导体等多类产品,几乎均成功迫使日本让步。

三是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美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常用手段。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分别对日本发起反倾销调查65次和44次,均有6 成的案件被裁定倾销成立,征收的反倾销平均税率分别约50%和60%。其中,钢铁、彩电和半导体等多类产品成为反倾销调查对象。21世纪头十年,美国对日反倾销力度明显下降,调查降至12次。

四是迫使日元升值。上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主导日元两次大幅升值:第一次是1972年,经美国允许,日本短暂将汇率从360日元兑1美元提高至308日元兑1美元;第二次是“广场协议”,自1985年协议签订后至1988年年初,日元对美元累计升值近100%。日元快速升值一方面推动日本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加速了日本国内的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则重创了出口,为后来以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导致的资产泡沫埋下了伏笔。

五是开放日本市场。在美日贸易摩擦中,除限制对美出口的日本产品外,美国还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其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和控制贸易逆差。如在汽车和半导体摩擦中,1987年《贸易与竞争力综合法案》要求日本平等地向美国开放制造业产品市场;1987年《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对外开放半导体市场至外国半导体占比达20%。目的之二,是为本国优势产业扩张市场。如1985年《禁止进口日本电信产品法案》要求,禁止日本电信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直到日本市场对美国电信产品开放;1991年,日本允许美国牛肉和橙子进入日本市场;1993年,美日达成协议,同意日本在七年内逐步实现进口美国大米至国内消费量的8%。

美日贸易摩擦中日方的措施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在贸易摩擦中处于被动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日本缓和贸易摩擦的重要手段。日本产业升级总是领先于相关产品的贸易摩擦:上世纪50至60年代纺织品摩擦时,钢铁等重工业已快速重建;70年代钢铁产品摩擦加剧时,汽车和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发展重点;80和90年代汽车和半导体摩擦升级时,信息技术和服务产业正加速发展。产业升级使日本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由低到高,令美日贸易摩擦焦点不断转换,有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深化和激化。

二是对美投资设厂。为了规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等贸易壁垒,自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加大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将工厂转移至目标市场,对美投资占对外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81年的26%升至1989年的历史高点48%。以汽车业为例,丰田、日产、本田等日本车企均在美国投资生产。此外,“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快速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对美国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产业空心化”,使国内实体经济日渐衰落,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均有所削弱,成为“失去的十年”的重要原因。

三是扩大出口市场。由于美日贸易摩擦频发,加之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日本逐步重视亚洲市场,开始推行“雁型模式”:一方面投资亚洲国家,转移产能,利用其原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扩大对亚洲的出口。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一直是日本的最重要的出口国;而1991年起,亚洲逐渐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

四是利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1995年WTO成立,贸易多边化为日本处理贸易摩擦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在上世纪90年代的“柯达-富士”案中,WTO并未支持美方关于日本保护市场使富士胶卷获得额外竞争优势的主张,极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