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结售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施效应分析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5期

近年来,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外汇衍生品风险准备金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对稳定外汇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政策运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使用的结售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结售汇综合头寸。结售汇综合头寸是外汇市场调节的重要工具,也是最早使用的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之一。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增大时,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实行收付实现制临时性下限管理。2010年11月和2011年3月,外汇局曾两次调整下限;2012年4月起,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实行正负区间管理,将下限调至零以下,增强了银行外汇交易和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2013 年5月,将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与外汇贷存比挂钩,通过经济手段影响贷款成本,抑制投机行为;2016年4月,进一步扩大了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扩大了银行头寸摆布区间。

外汇风险准备金。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人民银行自2015年10月15日起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收取20%的无息外汇风险准备金,并随后将范围扩展至期权、期权组合等衍生品业务。该工具旨在平抑远期市场购汇高峰,提高市场投机成本,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全口径跨境融资管理。2016年4月,人民银行对跨境融资实行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宏观经济热度、国际收支状况和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对跨境融资杠杆率、风险转换因子、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系数进行调节,以达到调整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及上限的目的。2017年1月,进一步将企业跨境融资杠杆率扩大为2,规定贸易信贷、人民币贸易融资等六类业务,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进一步便利了境内机构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拓展了结汇资金的来源。

实施效应分析

结售汇综合头寸调节机制效果明显,但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常,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时,银行为获取收益会增加头寸,导致外汇市场流动性紧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引发市场主体恐慌性购汇;而在人民币汇率下跌的趋势下,由于银行持有头寸会导致汇率风险增加,一般会减少头寸敞口,导致外汇市场流动性过多,人民币汇率上升,外汇储备增加。适时调整结售汇综合头寸正负限额,可平抑市场波动,有利于控制外汇过度流入和流出。2010年以来,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在调节外汇市场供求、稳定市场汇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2012年全面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正负区间管理以来,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调节范围更大、作用更强,银行可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和对汇率的判断灵活运用外汇头寸,既可提高外币资金使用效率,又可规避汇率风险。此外,外汇局通过调节外汇市场资金量,还可稳定市场流动性。但由于目前每年仅调整一次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调节频率偏低,使其调控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