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人民币离岸市场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比较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5期

离岸市场作为非居民从事本币交易的市场,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离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本币的国际化。发展本币离岸市场,既是拥有成熟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扩大其本币国际流通使用规模与提高被接受程度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在本国金融市场开放度不足的情况下为国际市场提供本币流动性与投融资渠道的必要途径。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于2003年正式启动。2014年,香港居民可以通过香港银行进行人民币存款业务,人民币开始首次进行离岸使用。随后,人民币离岸中心在全球多地陆续建立起来。目前,主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伦敦等地。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香港离岸市场成为境外人民币的主要流动场所。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存、贷款类、资金交易类、保险类以及基金类,香港占全球人民币支付的比重在70%以上,是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以下将着重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主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2003年至2008年底),主要以离岸人民币个人业务和境内机构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业务发展为中心;形成阶段(2009年初至2011年7月) ,主要以扩充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建立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为主;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8月至今),主要以健全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和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资市场为中心。

当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运营机制基本稳定。今年,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离在岸汇差一度高达1500点。人民币流出压力加大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由于离岸市场化程度更高,离岸市场汇率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更大,离在岸不同的利率水平和汇率差异,导致套汇套利投机行为增多,使得离岸市场更容易受到投机资金的攻击,汇率波动幅度也加大。而离岸汇率对在岸汇率预期会产生影响,资金的过度流出也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离岸市场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比较

为了借鉴发达国家离岸市场发展的经验,本文主要对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俄罗斯发展离岸市场风险监管的经验进行了考察。美、日两个国家采取内外分离模式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俄罗斯促进离岸资金回流的措施也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日本的“内外分离”模式

一是采用内外分离型监管模式。这一监管模式主要通过分割离岸金融市场与传统的境内市场来进行风险防范、避免离岸金融机构逃避监管进行套利操作。如美国IBF规定,离岸金融机构只可以向美国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可以接受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业务,但严禁接受美国居民的存、贷款业务,也不得从事银行承兑或其他票据业务。日本离岸金融市场的当事者只包括外汇银行,具有非居民身份的本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和个人都被排除在离岸金融业务的交易对象之外。新加坡最初采用监管分离模式,后随着市场的发展、监管的完善,逐步允许离岸资金向在岸金融市场渗透。

二是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标准,把不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严格挡在金融体系之外。如美国离岸市场准入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即居民与非居民无差别待遇,准入许可实行审批制,经过严格的实质性审查,再决定申请者是否具有离岸金融市场的准入资质。外国银行在进入美国市场或扩大业务前,需通过联邦的审批。日本市场准入范围较美国狭窄,只包括获得大藏省批准的外汇银行,其他如证券公司、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一般性法人和个人均不包括在内。对于准入主体,日本采取跨国银行分行的形式,JOM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外汇银行开设离岸金融账户,首先要在大藏省进行会计备案,大藏省大臣进行程序审批。

三是业务经营监管。对业务对象、业务种类以及业务管理等方面均通过规定进行限制。如美国离岸金融业务范围包括货币业务、债券和票据业务,对离岸金融业务监管较为严格,将境外美元和本国境内美元严格分开监管,吸引了大批本币回流,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也巩固了纽约作为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本对交易对象和交易范围的规定较美国更加严格。东京JOM离岸业务仅限于存贷款业务,不准开展证券业务,禁止在离岸账户上进行外汇、票据买卖和期权掉期交易。面对纷繁复杂的离岸国际业务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