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兴通讯:外汇风险管理的体系化探索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6期

作为国际领先的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的业务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因此,其业务涉及的货币币种繁多,敞口大、分布广,使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其汇率的大幅变动,以及汇路受限、本地币资金滞留当地、货币贬值等问题,更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容小觑的汇兑损失。2011年,中兴通讯汇兑损失高达8.36亿元人民币。巨额的汇兑损失给公司敲响了警钟,也开启了公司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体系化探索之路。

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中兴通讯逐步完善了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2016年,中兴通讯的财务费用(含汇兑损失)连年下降。其中,综合汇兑损失从2013年的7.14亿元人民币转变为2016年的收益5.04亿元人民币,财务费用从2013年的24.6亿元人民币缩小至2016年的2.07亿元人民币。

外汇风险管理架构:“业务”与“财务”共融

在公司实现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下,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的宗旨是有效降低汇率变化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而言,一是以“汇兑中性”为外汇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实施积极的敞口管理和内部结汇的传导机制,同时辅以一定程度的对冲操作。二是以业务优先为原则,锁定项目可接受的汇率,确保项目毛利,提升公司整体应对风险和市场突变的能力,确保公司综合汇兑损益目标的达成。在这个宗旨下,中兴通讯对外汇风险管理进行了多层次的目标分解。按照中兴通讯近两年国际业务销售规模近500亿元人民币计算,公司综合汇兑损益绝对值目标,为国际销售收入的0.2%—0.5%,即1亿—2.5亿元人民币。

为有效落实外汇风险管理目标,中兴通讯建立起了一个贯穿全业务流程及各业务单位的“非常6+1”管理架构及机制。该管理架构以集团资金部的外汇风控平台为核心,下设商务组、业务组、会计组、融资组、合约组及资金组(见附图),联通商务、业务、财务三大部门;与此同时,在与业务单位的长期合作中,探索出“内部结汇”的需求传递机制,先由业务单位将未来订单或者项目的收入、收款中的外汇风险头寸信息传递至外汇风控平台,再由外汇风控平台与外部银行进行保值对冲。通过这一内部结汇机制,既可以传递项目的保值诉求,还可以调动经营单位管理外汇风险的积极性,同时也让保值有了标的和对标汇率(即项目的决策点汇率),而不去博取外汇市场的市场波动损益,做到风险可控。

微信截图_20170821093024.png

外汇风险管控策略:灵活布局、化整为零

在外汇风险管控策略的运用上,中兴通讯结合自身的业务特征,在自然对冲、敞口管控、合约对冲以及汇路搭建等方面进行灵活布局。

一是管控商务源头,实现收支自然对冲。一切的外汇风险敞口都来源于合同,因此如能在签单之前就对项目的签约模式、签约币种、收款条款做好设计,便可以有效地规避汇兑损失;同时,还可以根据货币的属性、项目的风险敞口和汇率走势,估算项目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汇兑损失,并将这一汇兑成本预置到报价中,以实现汇兑风险的转嫁和分担。具体操作中,收款时采用美元、欧元等流动性较好的自由兑换货币,并加入一定的汇率保护条款;对即将形成的收入或者已经形成的收入、收款,或者不同阶段形成的风险敞口,通过内部结汇机制锁定汇率,并通过到期收款来保证合约交割;对于项目的外包等各种费用支出,要求对支付的货币、支付节点进行“背靠背”的约束,形成收支的自然对冲。

二是多管齐下,严控外汇风险敞口。随着国际化布局的持续推进,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币种日益增多、风险敞口也相应增大,且遍布各海外子公司,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近几年,公司通过积极稳健的敞口管控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而言,公司在避险操作过程中一方面适度保留走势明朗的货币敞口,如在2016年美元走强、欧元走弱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通过保留一定的美元敞口,适度享受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收益;另一方面,持续压缩不利货币敞口以规避汇兑损失,如在欧元走弱的背景下构建欧元负债,在享受低融资成本的同时,使欧元资产与欧元负债形成自然对冲,总体上降低了汇兑损失。

在管控措施方面,公司通过业务管理法、财务管理法等多种方式严控外汇风险敞口,包括:不断优化和调整融资结构,维持或适度加大相对弱势货币的信贷规模,降低或适度压缩相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