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欧元涨势或放缓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6期

2017年以来,欧元成为汇市表现最为抢眼的货币之一。在年初大部分机构预测欧元将“跌跌不休”的背景下,欧元兑美元从年初的近十五年低位1.0340反弹;在4月24日马克龙赢得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后,涨势更加凌厉;至7月末,欧元对美元年内累计升值达12.64%,并于8月初触及1.1911的逾两年半来的高位。

那么,2017年以来的欧元上涨是由何种原因主导的呢?笔者认为,促使此轮欧元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欧洲政治方面的利空减少。去年英国公投意外脱欧后,市场对欧元区整体的政治环境忧心忡忡,随后又接连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以及意大利的修宪公投等,均拖累了欧元表现。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法国大选有惊无险,荷兰选举更是平稳渡过,市场对欧元区的政治忧虑明显缓解。二是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的利多增加。欧元区二季度GDP初值同比增长2.1%,为欧债危机以来最强水平,并已连续扩张了17个季度。相比之下,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二季度GDP表现仍无亮点。此外,欧洲央行政策目标之一的通胀率也有所回升。最新数据显示,7月,欧元HICP(调和CPI)同比上涨1.3%,虽然较欧央行2%的通胀目标仍有距离,但较去年已有明显改观,令市场对欧洲央行退出当前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升温,从而推升欧元。

那么,欧元近期的大幅上涨势头能否持续呢?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欧元区经济基本面好转、政治风险降低、货币政策面临转向,以及美元维持疲弱等,奠定了欧元未来继续上涨的基础,但上述因素未来隐含的风险则会使欧元上涨的动能有所减弱。这将使得欧元在下半年难以复制上半年的凌厉涨势,虽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但涨势会有所放缓,且不排除其短期出现一定回调的风险。以下笔者将详细分析未来影响欧元走势的各项因素中隐含的风险。

欧元区内部诸多限制因素

从欧元区内部来看,经济基本面、政治风险、货币政策等都会影响欧元走势,且这些因素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首先,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欧洲内部的经济复苏仍存隐忧。这也是迟迟不见欧洲央行行动的原因。其一,核心国德国经济复苏再现波折。此轮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德国是毋庸置疑的火车头,但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增长势能有所减缓。德国7月综合PMI指数降至10个月以来新低54.7,也是12年来首次不及意大利和法国。此外,德国强劲的出口一直以来都是欧元区经济的主要“发动机”,但德国6月季调后,出口环比负增长2.8%,创2015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引起了强势欧元是否会阻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担忧。其二,尽管欧元区整体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内部分化仍较为严重。比如,失业率最低的德国,其就业状况比美国还好;但身为“欧猪”国家的西班牙,失业率却高达17.1%,希腊失业率更是达到21.7%。

其次,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向也可能并非如市场预期般迅速。这是因为欧央行的政策还受到许多因素的掣肘。欧债危机以来,为了防止欧元区经济滑向深渊,欧洲央行尝试了名目繁多的各类操作。2015年1月,欧洲央行正式启动量化宽松(QE),向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使欧元区经济逐渐走出泥潭,通胀水平也逐渐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市场关于欧洲央行将择机退出非常规货币刺激措施的讨论也相应升温。趋势上看,货币政策迟早需要正常化,以防止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的出现,并确保为未来的需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从技术上看,欧洲央行很快也将无债可买。按照规定,欧洲央行公共部门债券购买计划不得超过单一国家剩余期限在2—31年的所有国债的33%和单支债券的33%。有分析认为,欧洲央行对德国、葡萄牙、荷兰、爱尔兰以及西班牙等国债券的购买将于明年触及购买上限。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很快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但从现实诸多因素考虑,欧央行的行动可能并非如预想般“鹰派”。

第一,经济复苏步伐的分化为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增加了难度。德国央行一直诟病量化宽松政策,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更是在近期直言“是时候考虑退出当前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了;而欧央行行长的德拉吉显然更多考虑的是欧洲边缘国家的经济情况。德拉吉的立场是否有失偏颇难以置评,但其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木桶的短板会影响整体的蓄水量,当年“欧猪五国”引发的欧债危机影响犹在。

第二,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尚未达到欧央行设定的目标。在欧洲央行的官方表态中,货币政策的目标赫然只列明了一条——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