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对大数据挖掘路径的思考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期

大数据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在于“数据生产信息,信息改善决策”,而关键在于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加工、提炼。银行数据相当于生产资料,互联网相当于基础设施,云计算相当于生产工具,三者共同组成了信息时代的金融大数据。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已经搭建了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数据的“收集、保存、管理、分析和共享”,并在精准营销、流程再造以及业务的自动预警和智能监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看,对大数据的收集、研究与应用,还处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次。

银行要加强对大数据价值挖掘路径的思考

加快信息化建设

首先,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同互联网企业和数据公司的战略合作,提高内外部数据信息的整合能力。比如,现有的金融网销平台不能仅满足于作为销售渠道,更要使其与传统的金融业态建立一个纽带,不但有业务交集,也要有理念碰撞。而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进行的研发创新,也不能仅仅定位于精准营销,更要应用到风险定价、风险防控等环节中。

其次,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信息化基础架构。要通过搭建基础数据技术平台,统筹好历史数据和当前采集数据的关系,统筹好大数据背景下的精算技术、统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统筹好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历史积累的金融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分析现实数据的能力。要以“去边界化”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并获取数据、解构数据和重构数据,用大数据的思维去思考金融未来的商业模式再造问题,找到那些适合自身模式的客户群体,打造、强化独特的经营模式。

再次,各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机构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强化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提升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健全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力推商业银行的品牌

首先,依托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离不开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支撑。

其次,以提供精细的服务为准则。网络时代,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要求银行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结合客户的需求、信息接受特点开展品牌建设。

再次,注重品牌传播的创新。基于网络营销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无穷想象空间和巨大的探索潜力,应把搜索引擎营销、社会化网络营销、网络视频互动营销、即时通讯营销、论坛营销和微博营销等应用到品牌建设当中和品牌的传播上。面对在新媒体层出不穷情况下客户更习惯于短、平、快获得信息的要求,一方面要增加投放媒介的种类,实行多元化的品牌传播策略;另一方面,要与消费者实时互动,让品牌与公众贴近,更深入人心。

最后,加强对品牌的管理。品牌管理要注意完整性,发挥整体效应。要依靠文化驱动,因为品牌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当文化深入人心的时候,品牌的宣传传播就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内在的发展态势。

关注大数据技术对风险防控的支撑

首先,运用大数据理念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理顺部门间的职责,淡化部门色彩,彻底打破以往小数据模式下形成的部门、机构、区域、产品间数据信息分隔管理,以及由分支机构各自分散识别风险的做法。加强与电信、电商、社交网络等大数据平台的战略合作,将金融服务与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完美融合,全面定义、收集并多方式整合集团的内外部各类数据,形成按客户集中统一管理数据信息的高效协调机制。

其次,推动以现场调查与非现场数据信息挖掘分析相结合、模型筛查与经验判断相结合,同时以定性信息与定量财务、经营等多重数据信息的勾稽核验为重点内容的风险管理创新。将数据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