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金融科技对接资管市场痛点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

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近年来迅速崛起、方兴未艾的金融科技的嫁接和应用,可能会为解决资产管理领域的基础痛点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科技的涵义与发展的新阶段

广义的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创新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2016年3月首次发布的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中,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带来的,能够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的金融创新。具体来说,金融科技所涵盖的技术创新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科技层面,可以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交易结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的相应场景。

科技从来都是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创新要素。埃森哲将中国内地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子金融阶段;第二阶段是线上金融阶段;第三阶段始于2016年,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国开始应用智能合约,传统金融机构开始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招商银行上线“摩羯智投”,标志着中国内地的金融科技踏入了智能金融阶段。而这一时期,也恰逢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总的来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的基础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规制,二是缺乏有效需求,三是缺乏持续供给。而金融科技在解决上述每个基础痛点方面,都有发挥其作用的广阔空间。

对接痛点一:资管市场规制的统一与金融科技的支撑

资产管理市场规制的不统一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资管机构在提供具有相同属性、相同种类的资管业务时,适用的却是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标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与资管业务综合性、跨领域特征之间的矛盾。规制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了过去这些年资管业务中存在的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对此,资管业内和监管部门也早已形成共识。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的总体思路。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指导意见》的框架下,我国资管市场上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状况会得到根本改善。

那么,统一规制这一制度建设层面的任务需要金融科技提供怎样的支撑呢?规制的统一有一个关键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在资管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基础上的产品信息数据库的整合统一。目前,我国各类资管机构的资管产品数据信息,分散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国信托登记结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中国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公司等不同平台上。未来,人民银行将负责统筹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编码和综合统计工作,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拟定资管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管产品的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格式,并逐只产品统计其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终止信息。在统一产品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将会加强资管产品的统计信息共享,并及时沟通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风险信息和事项。这将是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形成产品大数据的基础,将为数据库建设、运算和挖掘技术提供广阔长久的运用空间。

对接痛点二:资管市场有效需求的培育与金融科技的运用

从根本上说,资产管理市场上的有效需求是指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特定风险而获得收益的那一部分需求。只想获取收益,不愿承担风险或无力承担风险的需求,在资产管理市场上不是有效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过去这些年来的发展,是缺乏广泛坚实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