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新兴经济体货币:轻舟已过万重山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新兴经济体GDP占比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是任何追求高增长、高回报的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市场。而从其货币市场的表现看,2017年,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超出预期,在美联储加息及缩表的背景下整体稳健。那么,2018年其表现又将如何?以下,笔者将对2017年新兴经济体货币表现稳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2018年的走势进行展望。

促成2017年新兴经济体货币走势的原因

2017年,伴随着美元指数在全年的持续下跌,新兴经济体货币市场整体稳健,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均实现上涨,只有小部分货币出现下跌(见附图)。导致这种行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snipaste_20180207_142758.jpg

第一,2017年,全球经济集体复苏,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取得了良好增长,奠定了其货币市场整体稳健的基础;但由于各新兴经济体的复苏步调不一致,各自的货币表现则出现分化。

从全球范围看,亚洲的新兴经济体表现尤为亮眼。2017年,以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小型经济体充分呈现了机动灵活的特点。在全球经济升温的格局下,“小而美”快速获得增长动能的效率较高。具体来看,马来西亚最早重获加速增长动能,在2016年二季度增长触底后开始持续加速,且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2017年三季度的增速更突破了6%;泰国紧随其后,在2016年四季度增速触底后开始持续加速复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加速增长,在三季度达到4.3%。

拉美地区的新兴经济体表现相对落后,增速最高也仅限于2%—2.5%水平,但依旧呈现出“小而美”的特点:该区域内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的表现位于前列。而以巴西为代表的大型经济体,增长转向缓慢;墨西哥则受制于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经济增速自2017年一季度开始下滑,至三季度仅有1.49%的同比增长。

第二,大宗商品和外部需求持续复苏,改善了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收支状况,有助于汇率的稳定。

2017年,得益于主要经济体的持续增长以及大宗商品在2016年年初以来的触底回升,外向型经济体、大宗商品生产国都获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亚洲,以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台湾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体贸易收支继续改善。东南亚作为传统的全球制造中心,加之有电子信息产业上升周期的带动,使得该地区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开始创造大幅盈余。马来西亚2017年三季度商品和服务贸易盈余268.3亿林吉特,为2014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泰国2017年出口同比增速接近10%,为最近六年来的最快增长。而大宗商品的繁荣也推动了以拉美地区为代表的多数商品生产国贸易收支的改善。

第三,国内通胀改善,实际利率保持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2017年,在贸易收支大幅改善的同时,较高的实际利率也吸引资金持续流入新兴经济体。在2017年年初,市场预期美元大幅看涨的主要因素,是特朗普新政下美国通胀抬头的风险。而实际却是低通胀几乎成了耶伦任内的“未解之谜”。与之相伴随的,是美联储维持了温和加息的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普遍通胀低迷的背景下,在2014—2016年因外部冲击而货币贬值、输入性通胀高企的新兴经济体,则迎来转机。以巴西为例,其通货膨胀率在2017年8月仅为同比2.46%,为2000年以来的新低。与之相应,巴西央行在2017年实施了8次降息,将基准利率由13.75%下调至7%。众所周知,自拉美债务危机以来,恶性通胀几乎成为拉美国家挥之不去的梦魇。类似的情景在2017年也在俄罗斯、南非等国上演。通胀水平的改善,使得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利率水平依旧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这确保了外国资本的持续流入——顺周期因素增强,有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