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遐思低欲望社会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

如果经济世界有异类,那日本肯定是一个:虽然经济极发达,名义GDP却20年未见增长;虽然第一个推出QE,却始终徘徊在通货紧缩的边缘;虽然十分富裕,却成为最著名的低欲望社会。特别是其低欲望社会这个带有经济学“悖论”色彩的非典型特征,近来愈发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

新年伊始,我来到日本,让我对这个低欲望社会有了亲身感受:繁华街区上规模最大且最人头攒动的不是奢侈品专卖店,而是优衣库,街头甚至还有租赁和出售二手衣物的店铺。而据在东京多年的同事介绍,尽管日本股市在全球股市的躁动中也悄然创出数十年新高,但低收益的国债和无收益的银行存款始终是日本人理财的首选;很多日本年轻人甚至对结婚、生子、买房这些人生大事都兴趣索然,日本的单身率和人口下降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在从日本回香港的飞机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悖论”。耳机中,一首老狼和任素汐合唱的《我要你》(电影《驴得水》的宣传曲)飘进耳朵。反复听着老狼磁性得让人酥麻的大段浅吟低唱,和任素汐短短一两句柔弱中夹藏着果决与刚强的应唱,不经意间我突然就找到了理解欲望的那把钥匙,欲望就是“心痒痒,有念想,不可得,难相忘”。

首先,欲望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得到的越多欲望就越少。就像《我要你》开头的第一句:“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看着你梳妆。”这种平淡的诉求,正是由于无缘拥有,才变成一种浓烈的欲望。对于经济而言,人均GDP越高,越富裕,意味着物质上“得到”的越多,越容易抑制欲望的自然产生。日本人均GDP过4万美元,而中国尚不足1万美元,这或许可作为日本人比中国人更加低欲望的一种解释。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普遍进入低欲望社会似乎是大势所趋。当然,如果将“得到”的内涵突破物质的边界,欲望可能就不会衰减得那么快。所以,在经济发展中融入更多的非物质要素,可能会抵御低欲望社会的形成。美国有美国梦,中国有中国梦,但很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