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资管新规后的“凛冬”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4期

2017年11月17日到2018年4月27日,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再到落地的这段时间里,大资管行业已经意识到,凛冬在逐渐靠近。

银行理财开始向净值化转型,但是怎么转才不会影响过大,怎么转才能脱颖而出,还有很长的路;券商资管依靠通道业务快速扩张规模的模式一去不复返,同样需要尽快调整产品的业务模式,强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虽然受资管新规影响最小,但却面临银行进军公募的竞争压力;私募基金目前已经出现退出潮,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提升使得整个私募都面临资金压力,尤以小型私募公司更是首当其冲。

从资管新规出台后的信托产品市场表现来看,也能看到资管新规的威力——发行市场的产品数量、产品总规模大幅度下降。产品的平均期限稳步下降,平均收益率一路走高都表明,信托市场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银行理财受冲击

资管新规出台后,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在稳步推进。5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虽然重要,但只是配套政策中的一个环节。5月28日,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表示,目前监管部门正在根据资管新规的总体要求,抓紧推进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的制定工作,准备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适时发布实施。

从目前来看,资管新规对于银行理财的冲击程度较大。首先是净值型产品体系转型的压力巨大。在投资者习惯了“银行理财=高回报定期存款”的理念后,明确不保证高收益甚至不确定保本,会对资金端产生巨大的冲击。自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各家银行就开始逐步调整发行的理财产品,逐渐增加净值型产品的占比,尽快实现产品线升级。这涉及产品形态、投资组合管理模式、交易结构,以及配套的信息系统、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调整。

其次是理财收入增速放缓。过去投资者习惯将银行理财作为存款的替代品来增强收益,以银行信用做背书,这也是理财可以在近几年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此大规模扩张的原因。但当银行理财开始净值化和去刚兑后,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无疑会下降,进而对银行理财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是保本理财成为历史。目前银行理财规模近30万亿元,其中保本理财约7万亿元左右。资管新规的出台,等于是禁止了保本理财的发行。在存款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保本理财也被禁止发行,对银行资金端而言,业务难度进一步加大。

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结构性存款逐渐进入投资者视野,但部分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实质为假结构性存款,并未真正挂钩衍生品,目前已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私募基金影响次之

2017年,私募基金规模达11.1万亿元。市场多数认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冲击最大,其次就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合格投资者门槛和业务模式。

合格投资者门槛大幅提升。资管新规的正式稿中,无论是个人资产还是投资规模的认定标准,都较过去提高不少:此前,信托、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基金专户等产品中,其合格投资者门槛多在100万—300万元;而资管新规直接统一提升至500万元。这可能会直接减少合格投资者数量,相关产品规模也会受到牵连。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设计和交易结构受到较大影响。资管新规之下,此前市场上常见的“银行理财+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私募基金”“非金融机构+私募基金”等模式都将被禁止。因此,私募股权行业原有的交易结构将面临较大调整,去通道的要求对产品设计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穿透底层资产,资金池运作被禁。穿透式监管意味着此前银行理财等资金通过资管计划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时,通常采取的“滚动发行”、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操作均不再可行,相关涉嫌资金池的操作将被禁止。

信托产品起变化

资管新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