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下半年宏观调控会生变吗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5期

主持人

钟伟 《中国外汇》副主编

嘉宾

张明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邓海清 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

 

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一是宏观经济被认为延续了稳中向好的主基调,但是人们既不难发现央企的利润创新高等亮点,也不难观察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的低迷;二是金融去杠杆进程艰难,既有社会融资总额和M2增速的不断放缓,也有股市和汇市的明显波动,人们对资管新规的疑虑并未消除;三是外部不确定性有所放大,各国央行在加速货币政策常态化的进程,但特朗普在全球掀起的特氏政策飓风,让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不得不小心应对;四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波澜不惊,人们既观察到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也观察到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紧张和监管严厉,同时上半年财税收入的大幅增长也引起了更多争议。如何看待中国宏观经济的真实趋势?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会否有所调整?又该如何调整?

钟伟:欢迎两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上半年中国经济有亮点也有忧虑。总体上看,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符合预期。在两位看来,如果不用“稳中向好”这一词汇,该如何评价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张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特点是,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中国政府防控金融风险的举措,分别导致净出口增速显著回落与投资增速温和回落,而国内消费则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17年,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上半年,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转而拖累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受中国政府防控金融风险举措的影响,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17年的2.2个百分点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2.1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之所以还能稳定在6.8%,关键在于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由2017年的4.1个百分点上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5.3个百分点。有趣的是,2018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却显著低于去年全年。这则意味着教育、医疗、娱乐服务等增长较为强劲。

邓海清: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生产端与需求端”的背离。具体而言,上半年经济生产端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工业增加值数据经常超出市场预期。比如4月,工业增加值预期为6.4%,但实际值却达到了7%的高位水平。但相较之下,需求端表现却非常疲软,基建、房地产、消费、外贸数据均表现不佳;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处于较高水平,以及中美贸易阴霾,导致出口表现不佳。因此,整体上,上半年经济需求端表现低迷。6月经济数据出台之后,生产端数据大幅回落,经济“生产好、需求弱”的背离格局最终走向了“生产、需求”双弱。

钟伟:假定货币、监管和财税等政策保持基本不变,两位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物价、投资和消费等指标的预期如何?

邓海清:个人认为,下半年GDP同比增速大概率为6.6%—6.7%,物价基本上会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除美国之外,全球经济增速开始向下,外部环境并不明朗,出口难见大的起色;另外,居民部门加杠杆难以为继,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再加上扩大进口的实施,也会替代部分国内生产。关于基建,个人认为,随着政策风向的边际变化,基建增速企稳的概率较大,但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的大背景下,基建大幅回升仍有难度。因此,2018年下半年仍然会延续“负债驱动繁荣终结”的格局,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

张明:如果宏观政策与金融监管保持基本不变的话,那么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加速回落,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分别下降至6.5%与6.3%左右。最近,政府似乎已经在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债与贷款方面有所松动,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增速未来一段时间有望企稳;此外,房地产调控依然从严,房地产投资增速温和回落也是大概率事件。随着中美贸易战继续加剧,中国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顺差有望进一步下降。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出口增速持续下滑,那么民间资本主导的制造业投资增速也会大概率下滑。虽然消费在今年上半年的贡献非常显著,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与实际增速在今年5月份均下降至2003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这一点也值得警惕。物价总体上依然会保持稳定,预计全年CP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