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吉布提自贸区“剪影”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6期

在中资企业投资非洲的实践中,境外经贸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是一类极富特色的模式。2018年7月5日,由招商局集团、大连港集团以及吉布提政府共同合作开发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历经十一个月的奋战,达到了开园运营的条件,正式开园。此次开园,距离2008年中国商务部批准首批七个中非经贸合作区已有十年之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在定位、规划、组织架构等方面,均有着缜密的布局,而面对即将进入的运营期,也有着自身的思考。

谋定而后动

找准自身定位和规划,是合作区在一开始就需做出的重要选择,其影响将贯穿合作区的整个生命周期。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姚桂梅曾撰文指出,在现存的中非经贸合作区中,有一些合作区对于产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规划不十分明确,同时还存在对于合作区定位过高、产业选择过杂的现象,影响了合作区的长远发展。

对此,吉布提国际工业园区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月波深有体会。在十几年耕耘非洲经贸合作区的过程中,他曾亲眼目睹一些合作区因为缺乏定位和规划而导致后期经营陷入艰难境地。“早期,企业对于合作区没有什么概念,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企业甚至一上来就是想工程建设,根本没有对园区的定位和规划。”邵月波说,“但如果将合作区看成一段‘微笑曲线’,工程建设其实处在曲线的底端,前期的定位和规划以及后期的运营、招商引资和园区服务才是价值最高的两端。”

吉布提国际自贸区的定位,旨在将蛇口工业区的开发经验推广到吉布提,打造“非洲蛇口”。之所以这样定位,基于的是对该国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全面分析。在邵月波看来,一方面,吉布提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其地处红海出海口,是东非地区和红海-苏伊士运河通道上的重要港口,也是紧邻非洲轻工业大国埃塞俄比亚的出海口。尽管随着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边境争端的结束,马萨瓦与阿萨布等港口未来可能成为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出海口,但考虑到当地长期以来的政治局势,吉布提的优势仍然突出。另一方面,通过对吉布提多年进出口数据、航运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可进一步确定该国主要辐射的国家、人口和产业。其中,埃塞俄比亚约95%的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吉布提处理。基于此,吉布提自贸区的定位得以明确,以埃塞俄比亚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周边的也门、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

在产业规划方面,吉布提自贸区的思路是紧扣园区定位,结合本国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吉布提自贸区是从园区的定位开始起步,逐步落实到产业规划;在确定好主导产业之后,再从吉布提的周边国家和中国国内引入对应产业的龙头企业,由它们进行产业链的配套。”邵月波总结道。经过仔细考量,吉布提自贸区将拟发展的重点产业定位在物流业、商贸业以及简单的出口加工制造。这其中,如果说发展物流业和商贸业是基于吉布提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那么发展简单的出口加工制造,则是基于吉布提的国情而做出的选择。

目前,业内专家普遍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产业规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市场寻求型,其要求合作区所在的东道国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一类是出口导向型,其要求合作区所在的东道国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偏低,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也较少会受到反倾销、反补贴的限制;一类是资源开发型,其要求合作区所在的东道国具有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而在邵月波看来,一方面,吉布提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均衡,高度集中于服务业,几乎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且,全国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仅在二三十万左右,决定了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从吉布提出口的产品可享受欧洲、美国的优惠关税,并且不受反倾销、反补贴的限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发展简单的出口加工制造成为现实选择。“从这些年的经验出发,我们认识到园区的定位和产业规划一定要充分结合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忌盲目照搬。”邵月波总结道。

除了产业规划,施工前的设计规划——总体性规划、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同样会对合作区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总体性规划,在邵月波看来,虽然不直接指导施工建设,但却指导着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最能体现合作区的建设思路。“整个吉布提自贸区的规划面积是48.2平方公里,但资金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先通过总体性规划,确定好每一阶段的开发重点,让有限的资金带动整个合作区的发展。”邵月波说。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总体性规划确定的方案是:在48.2平方公里中先划出6平方公里作为一期工程;这其中,再划出2.4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并将现有资金先用于起步区的投资建设。未来,再逐渐从2.4平方公里拓展到6平方公里,最终拓展到全部的48.2平方公里。“我们将起步区的地址选在去埃塞俄比亚必经的公路上,其距离港口的直线距离在8公里左右。”邵月波向记者比划道,“先把最远端开发出来,再一点一点向港口延伸;离港口最近的地方,留到未来去开发,以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寻求共赢之道

不同于境内的产业园区开发,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除了要符合园区本身的发展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随着中企在非洲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一些质疑声音也开始浮出水面。受此影响,东道国政府对待合作区的态度更加敏感,也因此会给合作区的投资建设带来相应挑战。

吉布提自贸区就遇到了这一问题。邵月波向记者介绍说,吉布提国土面积较小,自然资源也较为匮乏,而园区的面积较大,同时开发时限达99年,因此一开始吉布提议会层面对合作区项目的顾虑较大,代表吉布提政府的吉布提港口与自贸区管理局,坚持要求拿到合作区的控股权,持股比例需达到60%。

“此前,合作区的组织架构一般是先在顶层成立一个一级管委会,由两国的重要政府官员出任其中的职务,第二层则是由二级公司和合作区所在地的相关政府官员组成,第三层才是园区开发的实体公司,中方一般会在实体公司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可以全权主导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邵月波表示。因此,对于吉布提政府的这一要求,中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