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上海自贸区业务创新实践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6期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制度安排,旨在推进贸易便利化、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改革、促进利率市场化等领域的先试先行。这为商业银行开展相关金融服务与业务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在介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通过对该行在全功能型跨境资金池、跨境融资等方面的成功案例的总结分析,提出在上海自贸区环境下商业银行拓展国际业务的相关建议。

上海自贸区新政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8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上海自贸区涵盖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新增了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三个区域。

上海自贸区作为全国第一批也是境内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着自贸区发展示范的重任。从2013年成立至今,各项金融改革政策不断推出,先后经历了多次改革:

总体政策框架基本建立。确立了四大改革目标,分别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2014年5月提出分账核算体系。通过构建一个特殊标识的账户体系——自由贸易账户(FTA),实现自贸区内资本项下可兑换业务的分账核算,逐步确立面向国际的金融服务和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

2015年2月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创新试点。金融机构通过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试验区内企业或非银行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从境外融入资金,人民银行负责分账核算境外融资和资金跨境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之后此模式拓展到全国,银发〔2016〕132号文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2015年10月进一步金融开放创新试点。通过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实现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的创新。

2017年3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案。本次方案确立了 “三区一堡” 的新目标,首次明确提出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设立“自由贸易港区”,通过开拓“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金融市场,落实“金改40条”,深化国际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金融监管创新。

创新实践

五年来,上海自贸区这块改革试验田不负期望、硕果累累,各家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实现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突破

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主要适用于以资本关系为主要联结纽带,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等存在投资性关联关系的成员共同组成的跨国集团公司。跨国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指定一家在自贸试验区内注册成立并实际经营或投资的成员企业作为主办企业,与银行签订境内外资金池归集协议,通过人民币资金跨境归集的方式,实现集团资金在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的集中运营管理。全功能型资金池与原自贸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最大的区别在于,全功能型资金池首次将自由贸易账户引入资金池中,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即企业可自由选择币种进行归集,通过自由贸易账户的多币种功能实现池内资金的自由兑换;同时,还增加了资金池账户日间、隔夜透支和投资理财功能,可有效帮助集团企业拓展资金跨境融通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池内沉淀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银总部发〔2016〕122号)的指导下,通过与人行的积极沟通、对目标客户的精准排摸以及对现有产品系统功能的快速升级,工行成功为大润发集团搭建了同业首个自贸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并正式投入运营。该方案也成功入围了上海市第八批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大润发集团全功能型资金池的主办企业是“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内企业,受惠于上海自贸区科创122号新政,可享受自由贸易账户服务。通过科创企业的一点接入,进而使作为主营实体经济的大润发集团也享受到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红利。通过全功能型资金池,大润发集团实现了本外币资金的在岸集约化管理,在降低汇兑成本的同时,将境外及区内资金投入到境内的实体经营中,拓展了资金跨境融通渠道,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创新推出各种跨境融资、再融资产品

2015年2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实施细则”,正式启动上海自贸区以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为依托的境外融资试点。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平台,三年来,商业银行积极创新,成功为客户提供了银团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项目贷款、并购贷款等多种融资服务。其中较经典的案例有:流动资金贷款案例、境外主体并购融资案例和结构性贸易融资案例。

在流动资金贷款案例中,工行依托境外分支机构众多的优势,通过与境外分支机构组建银团的方式,利用企业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成功为S集团的下属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支持了“走出去”企业的发展。

在境外主体并购融资案例中,某集团境内公司在信用增级达标后,向工行申请境外并购融资,工行上海分行联动当地分支机构,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咨询后,向该集团境外收购主体FTN账户发放融资款项,成功助其收购境外某上市公司,助力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