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新兴经济体爆发全面危机的可能性大吗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9期

8月,土耳其与阿根廷市场再度出现剧烈动荡:月内,土耳其里拉累计大幅贬值24%;阿根廷比索则累计贬值26%,且最大贬值幅度一度接近31%。此后在IMF表示将“全力支持”的情况下,阿根廷比索的贬值势头得以被暂时遏制。上述货币的“崩盘”也导致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南非等经济体的股市、债市相继出现动荡,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进一步下行,并引发了市场的普遍担忧。未雨绸缪,未来新兴经济体整体崩溃的可能性有多大?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全面评估新兴经济体的风险水平

如何判断目前新兴经济体整体的风险水平?这可以从经济增速、通胀、经常项目差额、外储、外债等多个维度进行衡量。从整体情况看,目前新兴经济体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整体爆发危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第一,从经济增速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均陷入经济增长停滞;2014年,美国率先出现弱复苏,此后新兴经济体也逐步走出危机的阴影;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以及相应贸易活动的重新活跃,使得新兴市场的复苏情况更可堪称强劲,且此时的通胀也未给新兴市场带来明显压力。

第二,从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化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曾一度急剧恶化,逐步由顺差转为小幅逆差;但至2017年,新兴市场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仅为0.1%,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这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情形相比,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第三,从外汇储备的变化看,得益于过去十余年的经常项目盈余,新兴市场国家积累了较为可观的外汇储备资产,成为其应对资本外流以及稳定汇率的重要保障。从外汇储备的绝对规模看,即便将中国的外汇储备扣除,新兴经济体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仍比1999年末高出3.2万亿美元,累计增幅超过700%。而从新兴经济体整体的外汇储备占GDP比重看,截至2015年,基本稳定在25%上下,相较2000年以前至少提升了15个百分点(尽管在2016、2017年外汇储备规模整体有所缩减,但缩减幅度仅约3000亿美元,并不会显著影响结论)。

第四,从外债变化情况看,新兴经济体整体外债规模增长仍相对平稳,外债占GDP比重目前约为30%。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抬升,但相较此前高点,仍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从新兴经济体外债总额的期限结构数据来看,短期外债的占比大多出现了抬升,短期偿债需求可能会给新兴市场带来额外压力,这是需要未来关注的重要风险点。

snipaste_20181012_115914.jpg

snipaste_20181012_115918.jpg

当前局部动荡演化为整体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新兴经济体整体的风险水平目前仍相对较低,但个别经济体的动荡是否会传导至整个新兴市场呢?1997年,同样由美联储加息导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出现了明显的国际传染,相继引发了俄罗斯债务危机、巴西债务危机、阿根廷货币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动荡。

1993年,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加息周期。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推进,国际资本开始逐步从新兴市场撤出,特别是日本银行业,因受资本充足率不足以及神户大地震的影响,也大规模由东南亚回收美元贷款,再叠加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最终导致泰国不得不放弃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泰铢因此在短时间内暴跌50%以上,泰国的股市、房地产累积的资产价格泡沫随之相继破灭,率先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向周边多个国家蔓延。

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蔓延至韩国。韩国当时同样实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的过程中,韩元被动升值,削弱了韩国的出口竞争力,造成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随着外债的快速累积,韩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贬值压力。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韩国外部融资环境急剧恶化,韩国企业在国际上借新还旧的难度加大,最终导致债务违约。韩国央行最终也因此被迫宣布放弃钉住汇率制,韩元危机爆发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