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构建银行自律评估体系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21期

综合评估作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和自律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金融监管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银行的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也应及时构建自律评估体系,并对评估结果开展综合运用,不断完善自律机制建设。

构建基本框架

现阶段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评估体系的建构,应以推动银行落实“展业三原则”和宏观审慎政策导向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估指标,全面评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展业公约、展业原则、展业规范在成员银行内部管理中的贯彻落实效果。

评估原则。一是动态调整原则。及时根据自律机制的发展,跨境收支形势以及监管重点的变化,调整指标及权重。二是区域有别原则。在地区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主要的系统性风险点与高频违规情况开展评估。三是实效原则。评估应强调银行的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激励银行将内容相对宽泛的评估指标框架应用至内部风险管理中。

工作组织。一是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框架,规范自律评估程序。在充分综合自律机制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由各级自律机制召开工作会议,就自律评估事项进行讨论并形成决议,报外汇局备案后执行。二是自律评估在实施时应以自律机制为主,监管部门适当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明确自律评估和监管考核评价的界限,又便于统一自律目标与监管导向,解决自律机制现场评估手段不足等问题。三是根据目前既有全国自律机制又有省级、市级自律机制的架构,以及外汇局对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的需要,自律评估对象应对法人机构与分支机构并重,形成各层级的评估结果。这样,既可全面展示法人机构的自律情况,又可通过各级自律组织促进评估结果的充分运用。

指标选择。一是体现全面性。评估指标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涵盖为达到评估目标所需的基本内容,既要包括对银行不断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遵循真实、合规、审慎展业过程的评估;也应包括对银行自觉加强自我约束,支持和促进自律公约执行,促进自律目标实现的绩效评估。二是兼顾灵活性。基于目前自律机制的组织架构,可建立多层级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在全国层面进行统一,三级指标作为具体评估指标,由地方自律机制根据地区需求构建。三是考虑适应性。可根据自律评估开展频度、自律评估反馈情况、自律机制建设推进程度、跨境收支形势以及监管重点变化,调整具体评估指标及指标权重。

评估方法。一是灵活选择评估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综合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法、灰关联聚类评估法等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估指标“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估值。地方自律机制根据评估目标和该地区被评估对象的特点,灵活选择评估模型,并保持方法相对稳定,便于评估结果连续可比。二是综合运用现场与非现场评估手段。通过凭证检查法、穿行测试法、实地观察法、现场访谈法等进行现场评估。此外,还可以采用非现场的函证法、调查问卷法向被评估银行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搜集评估信息,进一步了解银行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自律情况。

评估结果。一是直观反映自律风险等级。根据评估得分进行分级评价,可直观反映自律风险等级,是较常见的结果展示方式。借鉴国内外经验,可将参评银行分为A、B、C三类,并以此为基础对具体结果进行进一步运用。二是体现各分级指标的具体评估水平。评定银行自律风险等级时,可能需要综合平衡总得分与各分级指标得分的情况。三是以丰富的评估报告展现评估内容。根据不同的目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可形成多层次的评估报告,如评估总报告、评估专题报告、评估技术报告等等。

充分运用评估结果

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并以其为依据对被评估对象进行惩戒和激励,是促进自律评估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估可持续进行的基础。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