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为了忘却的教训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22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年来,包括美联储的高官、知名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推出了不少大部头著作,对危机进行深入反思。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经济金融危机原因委员会,并在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2011年公布了《金融危机审查报告》。这些汗牛充栋的反思以及以万亿美元计的真金白银的救助,能够告诉我们哪些教训?

综合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评级公司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更大范围看,也与不恰当的政策导向和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关。

第一,宏观不审慎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这轮金融危机并非主要由单个金融机构的不审慎造成,而在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不审慎。当市场处于上升周期时,所有机构都很健康;而当市场转向时,所有机构都不能幸免。如果没有救助,高盛、摩根斯坦利、花旗等大型银行也将倒闭。危机带来的一个深刻变化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代替了危机前主要关注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而成为主流。

第二,金融监管长期缺位。金融危机爆发前,监管部门对新型贷款、衍生品和影子银行系统的爆发式增长视而不见,大量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之外。究其原因,有功能监管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金融官员们深信市场足够聪明、能够自行有效运转的问题。

第三,金融复杂化愈演愈烈。当时,在住房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不仅发行了大量资产支持证券,还进一步发展出债务担保凭证、双层乃至三层债务担保凭证等衍生品。2006年,美国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1.2万亿美元,而债务担保凭证等衍生品市场规模达到20万亿美元,用于对赌各种金融产品违约的信用违约互换规模则达到62万亿美元。此类金融产品远离实体经济需要,沦为粉饰风险和金融炒作的工具。

第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薪酬机制过度鼓励做大交易规模、从事投机炒作,华尔街薪酬发放屡屡让人目瞪口呆。董事会监督缺位,高管层片面追求短期效益,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

第五,金融机构丧失职业操守。金融机构向低信用等级的家庭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