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跨境业务中的欧元“身影”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1期

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中国跨境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各家银行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满足其跨境并购及日常结算需求,从而更好实现全球布局。但因业务发展速度与市场专业能力的提升存在不匹配性,导致跨境业务易因汇率、利率的市场波动出现风险敞口。以下就跨境领域中常见的三类欧元业务作简要分析。

跨境欧元业务之一:跨境并购

作为银行而言,在办理跨境并购融资时,不仅需要考量并购标的的整体经营情况,还需要全面了解境内企业ODI手续的审批进度、融资比例的设定是否符合《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5〕5号)关于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60%的规定,以及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充足及融资利率上升风险等问题。对于在欧洲有并购需求的企业,应意识到未来欧元汇率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制定相应风险缓释措施。针对有存量欧元融资的企业,则应根据融资到期日的情况,做好利率上升的风险管理,运用利率掉期(IRS,Interest Rate Swap)等衍生产品的配套,切实提高对跨境并购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以A企业收购欧洲某上市公司为例。该企业扎根某行业发展多年,并成为该行业的国内龙头企业。企业发展规划清晰、资金流充裕,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A企业计划收购欧洲某上市公司。经与多家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后,A企业最终确定由其国内合作银行开立同币种融资性保函至境外银行,以内保外贷的形式进行欧元融资,贷款用途为海外并购,融资期限为五年。

对于A企业而言,该方案的优势有二:一方面,因其在境内银行授信额度充裕,可通过“内保”形式,将境内银行的授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且仅需支付境内保函费,融资成本可控;另一方面,在收到境内保函的基础上,A企业的海外平台在境外银行的授信申请更易获批,实现更高的效率。从银行角度看,对境内银行而言,可通过融资性保函等表外业务,实现与地方优质公司A企业合作业务的突破,并借此为后续其他业务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对境外银行而言,在同币种保函的基础上,业务风险相对可控,且并购标的为欧洲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客户尽调工作难度下降,有利于海外并购贷款业务的落地。

该笔欧元并购贷款可为A企业带来以下益处:一是直接在海外进行融资和并购,未涉及资金跨境,实现了“来之海外、用之海外”的资金管理;二是欧元融资成本较低,在充分使用境内外银行授信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此次并购标的为欧洲上市公司,与A企业当前产品条线存在技术互补,且不属于房地产、酒店、影城等限制项目。对于海外融资行而言,由于A企业已获得ODI批复,因而增加了该笔并购贷款的还款保障。

跨境欧元业务之二:内保跨境直贷

在贷款规模日趋紧张的市场背景下,境内借款人可通过内保跨境直贷的方式从境外借入外债,用于企业正常营运或归还他行贷款,主要的融资币种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港元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境内企业(内保跨境直贷仅适用非金融企业,且不包括政策性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可在净资产2倍的范围内从境外借入外债。这进一步扩大了境内企业跨境融资空间,便利了境内机构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进而也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区别于并购贷款长达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融资期限,内保跨境直贷业务期限一般在一年(含)之内。对于境内债务人而言,一年以内欧元利率的上涨风险相对可控,叙做利率掉期的必要性不大;但汇率风险却依旧存在,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单日波幅远大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

在内保跨境直贷业务中,境外机构向境内债务人投放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