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7期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的四十载,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改革方向,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机构,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道路稳步前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高强度外部冲击的严峻考验,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储备经营队伍,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经营管理能力在央行资产管理者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中跻身一流,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跬步,至千里,探索适应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营制度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为1.67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系列措施的实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1994年至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幅超过30%,并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6月外汇储备规模创下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了180多倍,较1978年年末增长近2.4万倍。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位回稳,在全球仍遥遥领先。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近30%,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两倍以上。

坚持三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育一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一方面,坚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国务院、人民银行、外汇局三级授权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各项目标的有机协调,也为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持续高效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不断壮大,不但人才逐步聚集,管理模式也日臻完善,更是以稳健的经营业绩,树立了专业化、负责任的大国投资者形象,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被国际专业期刊《亚洲投资者》评为“最佳央行投资者”和“最佳中国投资者”,2015年再次荣获《亚洲投资者》评选的“最佳机构投资者”大奖。正如该刊所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色表现,论证了其机制设计和人员管理的高水平”。

历风雨、敢担当,做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支柱。外汇储备与国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4年期间,在外资快速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作为流入资金的“蓄水池”,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外汇储备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显示,一方面,许多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后开始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作为应对外汇市场压力和失灵的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能源和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都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而正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为我国提升主权评级、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提升央行信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内容,高峰时期曾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85%以上。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稳健经营,确保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央行实施可持续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snipaste_20190409_174350.jpg

snipaste_20190409_174357.jpg

snipaste_20</p>
		<div class=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