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8期

随着全球反洗钱等监管环境趋严,我国中小银行的外币清算渠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目前正面临着较大的调整。若不能正确应对,将影响中小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

开户与发展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的外币清算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由此带来的美元等外币清算业务逐渐引起外资大行的注意。一时间,外资银行纷纷营销国内银行开立清算账户,个别国内银行的美元清算账户甚至多达十余家。

在2008年以前,除中国银行外,工商银行等大行的美元清算也是通过外资代理行开展的。此后,随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纽约分行的设立,四大行的纽约分行均开始自主加入FEDWIRE(联储资金汇划系统)和CHIPS(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这两大全球最主要的美元清算组织,并取得了开展美元清算业务的资质,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元清算通道。该清算渠道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也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提供了美元等海外清算服务。

国际货币清算作为一种中间业务,不占经济资本,又能通过大量的业务带来不菲的中间业务收入,因此中资大行在纽约、法兰克福等海外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并加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清算体系之后,均有意大力发展清算业务。这使得我国中小银行外币清算渠道除了传统的外资代理行之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为语言相通、沟通方便,大量的中小银行选择了中资海外行作为主要的海外清算渠道。中资海外行的清算业务量因此大幅攀升,如2011年,工行纽约分行的累计美元清算交易量即已达1万亿美元。

至此,我国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外币清算服务形成了由外资银行及中资海外行共同提供服务的良好局面。

关户及调整

近年来,外资清算行相继关闭了我国中小银行的清算账户,这和2015年左右巴黎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及东方汇理银行等一批国际大型银行因为违反美国制裁及反洗钱等规定,被美国监管当局课以数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不无关系。有些账户虽没有立刻关闭,但外资清算行对于交易对手的合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也存在利用合规高门槛挤出一部分清算业务的安排,而中小银行的清算账户首当其冲。

对于清算市场的监管变化,位于纽约等国际清算中心的中资银行海外行也相当重视,甚至反应更为剧烈。除了日常逐步清理规模较小的清算服务对象之外,2015年9月,中资某大行纽约分行要求同时关闭70家左右国内法人银行的美元清算账户。有些中小银行,长期以来为管理方便,仅维持了这家中资银行的海外清算账户,这次集中关户,对这类中小银行的清算业务带了即时且重大的影响。

清算业务本就是一项薄利业务,必须依靠做大规模才能盈利,而这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对反洗钱系统及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将加大清算机构的反洗钱风险。对外资清算行来说,由于对中国国内中小银行的反洗钱措施持怀疑态度,因而选择性关闭部分他们认为内控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中小银行的清算账户,这是种理性选择,也是其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而对海外大部分中资银行来说,随着近年海外行资产业务的增长,清算业务已不再是其利润重要组成部分,而由反洗钱监管的加强可能带来的违规处罚的几率却在大幅上升。因而对于海外中资清算银行来讲,放弃部分清算业务也是其对收益和风险综合考虑以后的正确商业决定。2016年,某中资银行被控执行美国反洗钱法律法规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被处以罚金2.2亿美元,这更进一步加剧了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对清算业务收紧的趋势。

面对外资清算行以及中资海外行的同步调整,我国中小银行在国际清算渠道的选择上越发捉襟见肘。一些在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等合规上投入不足、技术不够,不能让外币清算行放心的小银行,将面临海外外币账户被全面关闭的窘境;而另一些反洗钱措施到位,内控符合要求的中小银行,在维持其清算账户的过程中,也被提高了商业条件,如每月清算笔数必须达到一定数量,铺底资金必须达到一定金额等,同时对企业客户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

失去清算户的影响

大量中小银行失去部分或全部海外外币清算账户,最终会导致仅能通过在当地有外币清算功能的同业间接清算。这种次级清算的方式,将对其外币清算效率带来影响。而这又会导致中小银行的原有客户转而选择能进行高效清算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或者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

看似较不起眼的外币清算户问题,假以时日,实际将逐步重塑我国银行业国际结算业务的版图。未来,以强大清算渠道支撑的国际结算业务,将成为仅有部分银行能开展的业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基本所有银行都能开展的业务。大量目前已开展国际业务的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甚至将不得不关闭国际业务。

在国内同样规模不大,从资产规模而言也是中小银行的外资银行,则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反洗钱要求较高,工作也做得相对到位,因而能继续获得国际清算大行的渠道支持;另一方面,因其有海外母行的支持,也仍可以保持一个畅通的国际清算渠道。因此,国际业务或将更加成为外资银行的特色业务。

除了银行业本身之外,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提供商范围的收缩,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的服务供应商。如国际业务相关的数据提供商路透、彭博、万德等,清算基础设施如SWIFT、CIPS等,乃至查船程的海运信息提供商如劳合社等,未来随着国际业务开展银行数量的大幅减少,相关市场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