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跨境业务中各币种的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11期

当前,无论是国有股份制银行还是地方城商行,都在致力于提供全方位、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其中,跨境融资业务属于新的角逐场。在银行日常业务中,比较常见的跨境业务币种包括跨境人民币、美元、欧元、港元等;受经济基本面、地缘政治、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各币种均有其独特的汇率走势,并会对跨境业务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方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将从跨境人民币、美元、欧元、港元等方面作进一步分析。

跨境人民币(Cross-Border RMB

根据央行的最新数据,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11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7.2%;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66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62.2%。其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为3.66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1.45万亿元,对外直接投资8048.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86万亿元。目前,中国在韩国首尔、德国法兰克福、加拿大多伦多等国家和地区设有人民币清算行,还与新加坡、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瑞士、马来西亚、冰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为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引入了外汇风险准备金以及逆周期因子等逆周期管理工具。外汇风险准备金始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273号)。该通知要求,开展代客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应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逆周期因子在2017年5月由央行正式引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其中,逆周期系数由各报价行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自行设定,用以对“人民币的市场供求因素”进行逆周期调整,弱化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

目前,在全球建有香港、伦敦等多个离岸人民币中心,从而为基础交易中使用跨境人民币提供了可能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IPS)二期的正式推出,则使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基础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业务范围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是国内各家行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涵盖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人民币国际福费廷、离岸人民币债券等,有力支持了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跨境人民币需求。

案例:A公司是国内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各家行授信额度充裕,但提款意愿不强,对于融资成本十分敏感。C银行与A公司建立业务合作以来,业务范围一直未涉及贷款融资。考虑到境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以及A公司对于汇率风险的规避需求,在与多家海外融资行进行询价后,C银行向A公司推荐了跨境人民币内保外债业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 通知》(银发〔2017〕9号),境内企业(不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可在净资产2倍的范围内从境外借入人民币或外币的外债,较2016年上调了一倍,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境内企业跨境融资空间,便利了境内机构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在实际业务中,期初,A公司向C银行申请开立同币种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至海外融资行;海外融资行在收到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后,向A公司开立在C银行的账户进行跨境人民币放款。跨境人民币内保外债业务,对于银行而言,可以实现存量授信客户贷款需求挖掘、提升国际结算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促进跨境人民币发展等;对于企业而言,可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融资市场的优势、优化企业内部汇率风险管理、降低汇兑及交易成本等。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USD

在国内银行跨境业务中,美元是最常见的外汇币种之一。目前,中美贸易谈判进程和美元指数走势仍是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针对进出口企业,银行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对进出口双方企业实施不同的避险措施。对国内进口商而言,应摒弃固有的“即购即付”思维,转而实行逢低买入美元,或进行远期锁汇,或引入期权等衍生工具,以锁定财务成本。对国内的出口商而言,应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下,合理设定即期结汇交割价;如不急需用汇,则可等待逢高卖出。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发行海外美元债。 2018年,中资美元债全年发行量约1634.37亿美元,市场存量规模约7726亿美元。其中,投资级债券约5194亿美元,占比67.23%。因人民币兑美元存在汇率波动,中资企业需采用多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如用海外投资项目的收益回笼,用于归还到期债务;如在发债存续期内,对于债券利息及到期本金,可择机进行即期购汇或远期锁汇。此外,在到期日前,还可提前做好新债发行的准备。

案例:H公司是一家位于东部某沿海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拥有稳定的国内供货商和海外进口商渠道,主要以美元进行结算。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转为常态化的“双向波动”后,H公司因对汇率走势判断不准确,遭受了汇兑损失。此后,H公司不断加强与当地S银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跨境业务合作。

双方的合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根据H公司出口结算量大于进口结算量的情况,针对盈余的美元资金,实施了即期结汇与远期结汇的结合:在对美元汇率走势有一定判断的基础上,设立成本核算线,逢高进行远期结汇锁定。二是将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与美元贸易融资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根据H公司具有真实的国际贸易背景(有报关单和海关数据作为辅助支撑),S银行通过出口押汇、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方式,为H公司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有效补充了H公司进出口业务的流动资金,并降低了其融资成本。三是与S银行加强跨境业务互动。H公司通过参与S银行的外汇研讨、培训交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外汇避险产品及外汇走势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