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必须重视Libra的挑战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15期

2019年6月18日,著名的美国社交网络Facebook(脸书)向世界宣布:它将推出一种叫做Libra(天秤座)的加密货币。根据白皮书披露的信息,Libra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上线。

脸书的“项目白皮书”充满了创造历史的激情,它用六个排比句向世人揭示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享有获得金融服务和廉价资本的权利;我们认为,每个人都享有控制自己合法劳动成果的固有权利;我们相信,开放、即时和低成本的全球性货币流动将为世界创造巨大的经济机遇和商业价值;我们坚信,人们将会越来越信任分散化的管理形式;我们认为,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设计和管理;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责任帮助推进金融普惠,支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用户,并持续维护这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多月来,Libra币几乎成为全世界所有货币当局、国际组织、财经机构的头号议题,甚至立法机构也被裹入其中。虽然议论纷纷且不乏负面评价,但多数人都意识到,数字货币在经历了不长的“试水”阶段之后,已经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登堂入室。

Libra几乎涉及经济金融的所有领域,对之进行全面分析,笔者力所不逮。作为一名货币经济学研究者,惟对所涉货币问题小有所感,特写此文,就教于方家。

Libra的基本架构

截至目前,Facebook发起的Libra联盟(Libra Association)已得到27家机构的响应,其中既包括Visa(维萨)、Mastercard(万事达卡)等传统支付巨头,也包括PayPal(贝宝)、Uber(优步)、Ebay(易贝)等新型科技巨型企业,还广泛覆盖了投资、区块链、社交媒体、通讯、电子商务、共享出行、非营利组织、音乐、旅行等多领域的“头部公司”。根据计划,到2020年上半年,联盟成员将增加到100家左右,并将在5年后进一步放松准入门槛,向全球机构开放。Facebook的宏远志向,绝对不可小觑。

从货币运行角度考察,Libra构建了锚定美元等一篮子法定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体系。虽然细节尚未公布,但可以推测,货币篮子将主要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组成。Libra的价格与这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挂钩,尽管不锚定任何单一法定货币,仍将体现出较低的波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货币篮子构成中,人民币被明确地排除在外。正是这一安排,凸显了Libra币与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各种货币金融安排形成正面竞争的明确立场。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Libra币的“发行”以及资金使用,与过往大多数数字货币存在明显不同。

就发行而言,Libra币的发行主要来自用户的兑换行为,即普通用户每次在Facebook上用美金兑换1单位Libra币,Libra就在区块链上通过记账来产生等值货币。反转来,当客户持Libra币兑换回美金时,系统则销毁等值Libra币。在流通机制上,当用户将Libra币转账给其他用户或在其他机构的商业场景中使用时(例如用Libra币支付Uber打车费),收付款方背后的记账节点只要通过记账并得到链上2/3节点的验证确认,就可以完成交易。显然,Libra币的运行“恢复”或“复制”了西方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之初实行的“十足准备”规则,即,对任何非金属货币的发行,要求提供100%的金属准备资产。如今,只是在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还保留着这种货币运行体制的遗迹。Libra币恢复“十足准备”这一特色,十分耐人寻味。目前能够看得到的好处,首先是以多元货币突破跨境的束缚,使之从一开始就在跨境支付上占尽优势,彰显其世界公民之地位。二是希望籍此控制货币无限制超发,明白无误地向世人宣告,它不会重蹈美元滥发之覆辙。这对于刚刚涉世的Libra来说,无疑具有正面的广告效应。

由于Libra币的发行肇始于同现行法定货币的“购买”或“兑换”行为,Libra联盟将掌握一笔价值可观的法币储备,从而形成“资金池”。根据现行安排,这些法币储备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且具有投资级的托管机构持有,并模仿央行的风格,投资于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其收益则归Libra联盟所有。法币储备的投资收益,用于覆盖系统运行成本,确保交易手续费低廉和向早期投资者分红等。 Libra币的用户不分享法币储备的投资收益。在这个意义上,Libra联盟又像是现代的上市公司。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名噪一时的比特币等不同,Libra币被称为“稳定币”。也就是说,其价格相当稳定,因此具有充当货币的资格。然而,Libra币的稳定性,是由两套体系保证的。一套是现有的主权法币基础,即它的价格是由若干被选定的主权法币通过某种汇率加权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Libra币是一种与IMF的特别提款权极其类似的“超主权货币”。但是,由于其价格由其他货币锚定,故而其自身并非货币,充其量只是某种Token(“代币”)。另一套是资产基础。这指的是,Libra在发行过程中形成的“资金池”被投资于若干国家的银行存款或高流动性政府债券,反转来,Libra币的价格则由这个资产池的市场价值锚定。在这个意义上,Libra又极为接近货币市场基金。在这种“双重资产支持”的安排上,我们再次看到了世界上第一部中央银行法《比尔条例》的精神。在该法中,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被赋予“双重准备”:一重是黄金准备,即英格兰银行承诺,人们可以持其发行的纸币,到英格兰银行无条件兑换面值标定的黄金;第二重是信用准备,即英格兰银行纸币的发行,全部以对合格商业票据进行贴现实行,即遵循“真实票据”原则。

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为Libra提供不止一种锚定资产,或有谨慎之利;但是,由于这两种价值基础的定价机制完全不同,行之久远,必然引发套利操作,激发深层次矛盾,进而伤及Libra币自身的价值基础。

在监管合规方面,Libra主要面临牌照、反洗钱、数字货币合法性三个问题。虽然这几个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但长期来看,不少都有办法解决。比如,Facebook为此专门成立的子公司Calibra,已经在美国联邦和各州拿到相应牌照。该Calibra向常规的金融机构一样,承担KYC责任(对账户持有人强化审查),包括客户身份验证、客户尽职调查、报告可疑交易、制裁名单筛选,以满足国际反洗钱组织(FATF)及各国的AML/CFT(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要求。

目前,全球已有不少国家认可数字货币的合法性,而Libra背后的巨头联盟则为其合法性提供了进一步增信效果。可以预见,Libra的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金融基础设施:账户和代币

Libra将自己的使命描述为“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笔者以为,这是理解Libra及其运行机制的主要入手处。

如果做高度的简化,全部货币金融问题就是围绕两个要素展开的:一是货币,二是货币流通。所谓金融基础设施,因而可以相应简化地描述为组织货币发行及其流通的制度安排。

金融基础设施分为账户范式和代币范式:前者以银行账户体系为代表,后者以区块链为代表。这两个范式存在很大差异,自不待言,但其基本功能都是承载金融资产及其交易。由于功能多有重叠,在很多应用场景中,两者间自然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替代和互补关系。

账户范式

账户范式的典型框架是二级银行账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企业和政府等非金融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存款账户,商业银行则在中央银行开设存款准备金账户(或清算账户),此即二级银行账户体系之谓。在这样的账户体系中,“货币供应”是依据金融系统的负债方定义和统计的。这一账户体系的核心,是被称为“高能货币”的中央银行的负债。其中,现钞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国库存款则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负债。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存款则是中央银行对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负债。

在账户范式下,交易可以是资产方或负债方的内部调整,也可以涉及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同步调整。比如,银行向企业放贷,银行在资产方多了一笔对企业的贷款,在负债方多了一笔企业存款。在部分准备制下,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下去,形成存款的多倍扩张机制。账户的维护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信用风险(特别是交易对手风险)始终存在。

在现钞交易中,交易双方只要确认现钞的真实性,就可以交割,无需第三方受信任机构(如银行)参与其间。这一点与代币交易相类似。正因为如此,账户范式和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