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20期

2019年9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20%,较上次报价下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85%,与上次持平。此前,央行缩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叙做,利率保持在3.30%,与上期持平。MLF利率未如市场预期下调,引起当天的股票市场出现波动,应该如何研判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走势的问题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对此,笔者认为,在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时,应兼顾货币政策的“量”与“价”两个维度。

这里所谓“量”是指货币政策的数量调控,“价”是指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正处于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时期。尽管价格信号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但只有兼顾货币政策的“量”与“价”两个方面,才能客观、全面地把握政策走势。

首先,货币价格调控方式的重要性将逐步上升,应更重视“价”。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因此,货币价格调控是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2019年8月17日央行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所做的改革,将(金融机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挂钩,进一步提升了央行货币价格调控的重要性和市场的关注程度。

其次,货币数量调控与价格调控方式政策方向一致,互为补充。事实上,即使是在货币数量调控为主的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的前10年,央行也同时通过逆回购、正回购、再贷款(再贴现)、发行和回购央票等多种方式,来发挥货币价格的调节作用。在当前转向货币价格调控的过程中,货币数量调控对价格调控起到补充作用。比如9月6日的全面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