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持续深化外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1期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四十周年。10月底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保证。2019年12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本文将从开放经济,特别是外汇领域开放的视角,谈谈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一、新中国70年来,我国在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逐渐形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宝贵经验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经济层面,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提供了制度优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经验。

统筹处理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托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7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改革和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放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和布局,充分发挥我国要素禀赋的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开放中强调从我国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动改革和开放协同发展,统筹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努力在多重改革目标中寻找最佳的动态平衡,通过抓主要矛盾,始终保持整体改革进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统筹处理好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驱动作用,通过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运行体系是一般均衡的动态系统,需求和供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济改革的原始动力来自需求,因为经济改革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但经济改革最有效的推动力量则来自供给,通过将资本、劳动、土地、技术、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起来,推陈出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前者称之为“需求创造供给”,后者称之为“供给创造需求”,尤其重视通过体制改革,形成更高效率、更加公平的要素组合方式。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供给不足”。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功摆脱了短缺经济的束缚。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即低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过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不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要素、产品和制度等不同层面增加有效供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统筹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平衡: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更好地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金融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跨期、跨部门、跨主体、跨境配置资源的重要媒介。从传统经济体系巨额历史成本的代际转移,到改革开放进程中重大投资的资本融通,再到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和风险定价,都离不开现代金融体系。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重视金融在国民经济整体中的血脉功能,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在金融改革开放中,要坚持回归本源,逐渐形成与开放经济相适应的货币金融调控框架、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

二、改革开放40年来,外汇管理沿着深化改革的方向,不断提升外汇管理现代化水平

外汇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窗口,是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纽带,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聚焦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把增加外汇市场的有效政策供给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做好改革开放和治理体系建设两篇大文章。

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加市场化的外汇政策有效供给,为发挥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