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国际收支视角下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2期

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双方就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达成了非常详细的约定。笔者认为,《协议》第三至第六章节中涉及贸易、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金融服务层面的内容,将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尤其是国际收支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放松金融服务准入有助于丰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交易。中国同意在银行、信用评级、电子支付、金融资产管理(不良债务)、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和期货等服务领域,通过放开准入、放松外资股比限制、加快审批等方式,向美国开放市场;同时美国也在相应领域给予中国企业非歧视性待遇或考虑相应的业务申请。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进入了快车道,而按照当前的路径,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要求避免“单兵突进”,加强政策协同,外资在金融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的推进是重要方向之一。外资机构参与金融市场虽会加剧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但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与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投资者接轨;同时也有助于海外主体进一步了解和接纳中国市场,并满足国内主体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业务需求。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第二,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问题的透明度有助于发挥人民币汇率“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中美双方同意在尊重货币政策自主权的情况下,通过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增强经济基本面、避免持续大规模干预、提升透明度、明确争端解决机制等方式,遵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定,避免竞争性贬值。当前,中美在汇率层面的协作所涉及的事项和增强透明度所要求的数据披露,并未超过IMF框架下的要求和中国目前的数据披露。根据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中国已不再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事实上,即使是在中国被美国指责“汇率操纵”之时,中国也并不符合美国财政部所设置的三条相应标准,而更多是受到彼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