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疫情中的经济与政策反思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5期

2020年年初,中美经过一年半的博弈交锋,达成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经济经过2018下半年以来的明显减速之后,前期宏观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从而获得了企稳的内外基础。正在各方对中国经济的判断趋于乐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成为对经济韧性、国家治理的新考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有必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方向以及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方向做进一步的思考,以获得转危为机的力量。

疫情中的“强”与“弱”

总结本次疫情中的经济表现与政策应对,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和薄弱环节,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待加强之处。

经济层面,线上业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日人均使用时长,2020年春节前为6.1小时,春节期间为6.8小时;春节假期之后,由于远程办公、学习的需求上升,进一步增加至7.3小时,接近8小时工作制大关。而2019年春节还只有5.6小时。其中,效率办公日均活跃用户上涨近4000万,在线视频、K12(基础教育)分别上涨2400万左右。春节后,日人均App使用个数超过9.5个。商务用户人群活跃时段从早10点持续到晚8点,基本没有太多低谷;生鲜电商日活跃用户从平日的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了1000万,节后再次突破1200万。疫情时期,线上消费、办公、教育等对线下功能起到了良好的替代承接。其蕴含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对于日后的经济增长也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而现金流紧缺的中小企业、依赖高周转的地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出口企业,暴露出明显的脆弱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本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消费高峰(历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年的16%左右,近五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总收入也占到全年10%以上),因此造成的消费缺失,给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等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西贝的“贷款发工资也撑不过3个月”引发广泛关注。而现金流更为紧缺、融资更难、房租等固定成本压力更大的中小企业,无疑是最脆弱的环节。二是在疫情影响下,今年春节的房地产销售停滞达到17天,比去年多出整整10天。销售回款在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占到50%左右,销售停滞对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不言而喻,尤其是更依赖于高周转的房企。2月16日,龙头房企中国恒大以“全国七五折大促”打响了房企突围的第一枪。三是疫情对人员返工造成了阻碍。当前,由于中国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6.86%,因而劳动力返工大幅推迟,势必会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无法按时交付订单。另外,也发生了出口货物因对疫情的担忧而被拒收的现象。这对于缺乏核心竞争力、成本比较优势正加速丧失的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复工拖得越久,订单永久性流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政策层面,迅速动员组织的制度优势最为突出。从武汉的暂时“封城”,到调动各方人员与物资前往湖北;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到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16个地级市,以及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对于疫情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同时,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也迅速启动,且措施较为全面。

但在这场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中,也暴露出若干有待加强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疾病预防控制环节暴露出报告、预警、决策机制的漏洞:疫情爆发之初重视不足,存在信息失真;红十字会对社会捐赠的信息披露不足而引发诟病;武汉封城之后面对医疗资源不足,没有及时采取集中隔离,导致疫情在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广泛扩散等。二是中国公共医疗支出长期不足的问题凸显。2016年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只有398美元,远低于美国的9870美元、日本的4233美元、韩国的2044美元,以及全球平均水平的1026美元。由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在全国出现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大城市医院拥挤高负荷的问题。近来多次出现的暴力伤医事件对此更是雪上加霜。在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的过程中,中国医疗体系以及更广泛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增强刻不容缓。

疫情后的经济发展机遇

结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中国经济发展应以本次疫情为契机,加速以下变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制造业智能改造。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压力突出,人力、租金、原材料等成本均明显抬升,占制造业投资90%左右的民营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的目标,并随后推出了减税降费、引导融资成本下降等相关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不足以逆转人力、环境、资源等各类要素成本不断走高的趋势。只有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高成本压力。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本次疫情下凸显的复工难、固定成本高等问题,使得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变得更为紧迫。从中国制造业大约3—4年的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角度看,2020年也恰逢新一轮设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