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疫情对外贸企业影响调查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5期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为防止疫情在全国扩散,封城、限行、停工、停学措施陆续推出,给涉外企业的生存与经营带来了暂时性困扰。对此,笔者对200家涉外企业经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复工状态进行了跟踪调查,以期摸清企业政策诉求,推动涉外企业重新恢复产能,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

疫情对部分涉外企业带来的的主要影响

影响出口交付进而引发违约金赔付等连带损失。某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出口产品为农副产品,春节前土耳其进口商根据合同已支付预付款,公司生产后原本准备年后发货,但疫情发生后因无法发货只好按照土耳其进口商要求退款;另,公司年前已经报名参加阿联酋的展会并交付了前期费用,但由于疫情无法参展,而展会方又不予退款,也造成了部分损失。疫情防控期间,交通物流产生了一些积滞,部分生产的产品无法按时运出,造成货物库存积压或订单无法按时执行。

影响进出口融资项下收付汇。部分被调查企业表示,由于订单延期交付,进出口融资无法正常交单偿付,企业正常财务计划被打乱。物流的“缓行”影响到交单,可能会继发收汇风险、信用风险、融资风险等不确定性风险。如某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意大利的货物采用信用证结算,交单日为2月10日。但2月10日前境内DHL、FEDEX等国际快递公司都未复工,其信用证项下单据很可能无法按时寄出,收汇的风险就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了。此外,某小微外贸企业也指出,融资逾期后,征信一旦出现不良记录,后续的银行授信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会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问题。

影响与国外客户的合作关系。部分被调查企业反映,已经出现了订单减少的情况。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表示,在谈的出口订单有部分已被取消,远期出口订单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原计划2—3月期间参展的国际化工展览会、国际化肥论坛都得到延期通知,未来的订单签订时间也会延期。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通过租船方式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企业表示,鉴于部分国家出台了对过境中国人员进行限制的政策,目前船东正在考虑未来船只在中国港口停靠后返程接货会遇到的问题。如果未来到达中国的船只及人员受到他国的限制,企业进口原料的运费将会提高。

增加相关经营成本。疫情防控要求下工人无法按期复工,用工荒、开工难、成本费用上涨、进口商品通关时间加长,滞港费增加等问题也让企业更加纠结。9家受调查企业称,受疫情影响通关速度较慢,货物滞港,需要向海关缴纳滞报金,同时港上堆存费和超期箱使用费,也将随之增加。调查中有14家企业反映,疫情导致假期增加,但企业房屋、水电、租金、机器设备维护费用及员工工资等却需照常支付,开工后还需要购买消毒防护物品等,即在没有营业收入的情况下,企业的运营成本却在增加;此外,延迟开工导致部分外地员工无法返岗,而新招工人又存在难度,短期内存在人员缺口。

复工进行时的企业难题

2月中旬以来,疫情全国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湖北之外的新增病例呈日渐下降趋势,复工复产势在必行。但疫情尚未结束,对企业的影响也没有完全消退。因此,资金够不够,原材料足不足,工人能否回来等等,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症下药首先要摸清楚的问题。

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因运营维护成本增加、人员工资上涨、融资困难等原因面临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其中,42家受调查企业反映,目前经营压力较大,授信额度较低存在融资困难;89家受调查企业反映,之前的订单资金无法及时回笼,手头资金不够充足。某企业表示,日资金回笼量较上年下降近10%,资金回笼周期延长了约半个月。

企业经营成本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多数被调查企业表示,经营成本较以往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包括:购买防疫物资、员工工资标准提高、餐饮住宿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上升、运输成本增加等,尤其是购买大量防疫物资和运输成本的上升是最主要的原因。有部分企业表示,经营成本同比增加了10%—40%。某橡胶轮胎有限公司主要从东南亚进口橡胶轮胎,尽管港口公司已将货物免费堆存时间延至2月9日,但因后期延迟开工,依然会产生货物滞港费约10万元。

贸易管制等扩大了负面影响。疫情当下,部分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如约旦暂停进口中国动植物产品、越南暂缓货物清关等;部分航空物流等行业也采取了包括取消出入境航班等贸易管制政策。一家主营农副产品出口俄罗斯的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称,目前受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货物无法及时出口。

复工后的产能恢复路线是渐进式螺旋上升的。根据对200家企业的追踪调查,截至2月23日,企业复工率已达84%,未来随着疫情的逐渐平复,全面复工指日可待。

企业积极自救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困难不少,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也要想办法自救。”不少企业表示,当前,政府给了许多有力的支持政策,但企业方面也不能单纯的等、靠,还要政企携手开拓思路、积极协商,才能在短期内能渡过难关。

积极与客户协商,推迟交货期,争取订单。贸易是双向的,及时与客户沟通协商,无疑是企业首先要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某纺织有限公司和某玻璃有限公司在面临货物积压、推迟装货的情况下,准备疫情结束后去亲自拜访客户解释原因,取得对方谅解,保住未来订单。某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设有工厂。疫情发生后,该公司积极联系境外子公司发货,避免了客户对国内疫情的担忧,保住了订单。某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为小微型外资企业,主要生产婴幼儿服饰。由于此次疫情,原计划于2020年2月19日装船的一批货物无法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按时交货,中东客户要求赔偿滞纳金,现正与客户协商谈判,争取对方能考虑到疫情这一不可抗力因素而酌情减少滞纳金,延长交货期限。

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其他境外市场。调查中,有106家企业表示,下一步将采取扩源增收方式缓解经营压力,如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境外市场、产业向境外转移等。某制鞋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在越南、印尼等地均设有工厂,越南工厂今年可以正常建立并开始生产。企业未来的计划是,逐步将国内产能向东南亚转移,销售市场向欧盟扩展。

积极调整内部工作制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调查中,有82家企业计划在疫情结束后,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加快恢复生产。某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后期将建立内部奖惩激励制度,鼓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尽力弥补一季度的损失。

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研发,切实提高产品竞争力。调查中,129家企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究市场需求,按需生产,提高产品的创新点。某制帽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针对疫情对帽子进行创新设计,在帽子上增加了一个环保、无毒的透明遮挡帘,使其成为具备护目和阻断飞沫传播双重功效的“防护帽”。该设计推出后,订单量快速增加,实现了“转危为机”。公司相关人员乐观地表示,公司或许能够利用这一创新,开拓国际市场。

线下改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某化学有限公司是做精细类化工类的出口平台企业。该公司运营的线上采购和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目前已有上万个注册用户,1000余户开展了线上交易,因此疫情期间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某帽业有限公司在线下销售受到影响后,也着手与网络平台签约进行线上销售,目前已销售了5万—6万顶防护帽。某贸易有限公司,采取放假不停工的方式,通过银行线上服务,保障了公司的日常外汇结算运营。调查了解到,采取线上销售和办公,已经成为疫情期间企业维持经营运转的主要方式。

还有一些企业表示,面对国外订单减少的现状,已经在积极探索转战国内市场,增加出口转内销量。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