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开放银行革新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8期

最近几年,“开放银行”概念一直热度不减。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再一次引发了各方对“开放银行”“无接触贷款”的高度关注。所谓开放银行(Open Banking),指的是一种开放化的商业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等其他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及其他业务功能,重构金融生态系统,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它至少包含用户、服务和模式三个层面的开放。就用户而言,开放银行将其客户群体向外拓展,不论是否在该银行开设账户,用户都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开放银行服务;对于已经开立的账户,用户可以在统一的界面上集中管理,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比较并选择更适当的产品。就服务而言,开放银行将自身服务植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平台,力求通过B端、G端,无感融入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就模式而言,开放银行更强调经营理念的转变,其实质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即服务”(Bank as Service)。在这种理念下,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将从相互竞争、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合作、创新生态。

在技术上,国内外开放银行的实践大多基于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它是应用程序预先定义的函数,外部开发人员可以按照接口参数调用该函数,以使用该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获取相关数据。使用API时,外部开发人员无需访问应用程序的源码或理解其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对银行来说,API的特性使其能够便捷地增加数据的共享性和扩展性,同时不需要对银行原本的核心系统做大幅度修改,满足了银行对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类似还可以使用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程序包)的输出方式,其可以理解成一个即插即用的多功能插件。对于外部开发者而言,API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而SDK则开发量较小,接入相对简单。

本质上,开放银行是把数据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依靠法律制度安排和金融科技技术,实现金融数据的共享。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内在地要求数据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地流通和共享。

国外开放银行的实践

英国及欧盟“自上而下”推动开放银行发展

早在2015年,英国财政部就成立了Open Banking工作小组,联合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研究学者和消费者代表,规划开放银行标准。2016年,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发布《开放银行计划》,制定了开放银行的技术标准以及未来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并要求包括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在内的英国9家大型银行(被统称为CMA9)自2018年1月开始,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让经过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存取数据。此后,虽然计划一度被推迟,但目前CMA9均已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开放银行计划。巴克莱银行从2018年9月起,使其客户能够将其他银行的账户添加到其现有的移动银行应用程序中形成统一视图,目前已有超过600万用户使用了该服务来管理他们的日常财务。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提供商iwoca使用爱尔兰联合银行(Allied Irish Banks,AIB)推出的API接口,于2018年11月完成了首笔开放银行对小型企业的商业贷款;此后,超过三分之二的新增客户选择使用了该业务。由于开放银行使用了便捷的电子化表单,与过去手动提交文件相比,单位时间完成申请的客户数增加了一倍。

与之类似,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2015年10月通过了《支付服务指令修正案》(Revised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简称PSD2),于2016年1月起生效。该法令要求银行对第三方服务商开放支付数据,让非银行业者得以参与支付产业的竞争。在西班牙,成立于1857年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是全球第一家以商业化运作开放API的银行。在其平台型银行(Bank-as-a-Platform,BaaP)战略下,2017年5月起,BBVA陆续开放了用户画像、账户、银行卡交易数据、支付、贷款、通知以及支付宝连接等零售API,还提供企业报表信息以及多渠道数据整合分析等开放服务。BBVA允许任何用户调用其接口,并根据使用的服务和数据情况支付费用。

在英国和欧盟的带动下,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均采取了由监管当局主动推动的金融数据共享的模式。

美国“自下而上”式的开放银行演进

不同于政府主导的欧洲模式,美国监管并没有公开支持开放银行的发展,但美国却是金融数据共享最盛行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如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规定,客户或客户的授权机构,有权获取该客户在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数据;同时,责成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保护客户共享金融数据的权利。2017年10月,CFPB推出了金融数据共享九大原则,对金融数据的获取、范围和使用、监控和知情、授权支付、安全、公开、准确、追责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美国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加上开放包容且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催生了不少开放银行的典型案例。其中的花旗银行当属国际大型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和开放共享理念的典范。花旗银行作为一家百年国际大行,对金融科技抱持灵活进取的态度。早在2015年,花旗银行就成立了Citi Fintech部门;其风投基金Citi Venture在五年时间内投资了8大类23家知名金融科技公司。在合作方面,花旗银行创造了“Fintegrate”这一新概念。该词是Fintech和Integrate的合成词,意即花旗银行将力推与金融科技公司融合的理念。2016年11月,花旗在全球推出Citi开发者中心,开放了包括用户账户、授权、转账、信用卡、花旗点数等七大类API。该中心上线后仅一个月,就吸引了超过1500位开发者。通过花旗的开放银行接口,第三方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开发金融应用程序,同时使用花旗的海量金融数据。

不同于大型银行的发展路径,美国小银行的开放之路则显得更加“纯粹”。Citizen Bank of Weir(CBW)是美国一家坐落于堪萨斯州仅数百人口小镇的社区小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后,从硅谷搬到堪萨斯的前谷歌工程师Suresh和他太太买下资不抵债的CBW。经过八年的改造,CBW涅槃重生,转型成为美国本土第一家实现Open Banking的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在寻找银行合作方时,常苦恼于大银行决策缓慢、保守封闭、态度强势等问题;而CBW则不仅拥有银行牌照,且小而灵活,数年间已为其合作伙伴开发出500多个API接口共享服务和数据。因此,美国著名手机银行Moven、全球著名区块链跨境支付公司Rip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