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风险应对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10期

目前,疫情进入了“下半场”,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国际银行业面临极大的潜在风险,在此背景下,银行应如何应对疫情及其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本文拟从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角度出发,分析疫情对海外机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疫情对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影响

从风险层面分析,疫情对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影响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是银行员工队伍的健康及稳定性风险。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隐匿性高,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办公场所往往布局在人口密度高的国际性或区域性金融中心,易受疫情影响。如果防范措施不及时,容易造成疫情在本机构内传播,引发员工队伍的恐慌情绪。

二是经营连续性及合规性风险。疫情对银行经营连续性构成极大挑战。当前,海外已有汇丰等银行因员工感染而紧急关闭办公场所的案例。在没做好灾备预案的情况下,中资银行海外机构亦面临因疫情影响而经营中断的风险。另一方面,如相关预案仓促上马,事前考虑不周、演练不足、管控缺失,也可能导致次生的业务误操作、内部信息泄露、违反反洗钱及制裁规定等合规事件出现。

三是授信客户信用风险。疫情直接冲击实体经济,作为重灾区的服务业基本停摆,制造业供应链断裂。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如果疫情持续发酵,资产质量将会面临直接冲击。如航空、汽车、能源、旅游、酒店等行业表现惨淡,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经营堪忧,都会影响信贷质量;而居民失业率上升,使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住房贷款等个人金融业务面临较大的授信风险。

四是银行资金流动性风险。疫情期间,全球企业加大在银行授信下的提款力度,以保障自身现金流的安全,如波音公司就全额提用了138亿美元的承诺性银团授信。这种短时期、大范围授信提用会连锁引发全球流动性紧张。大部分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缺乏长期、稳定的一般性存款揽存能力,资金来源主要从货币市场拆借。客户密集提款,加上全球资金趋紧,可能会放大自身流动性风险。

五是市场风险。近期,全球资本、商品市场受疫情影响呈现剧烈波动。银行以大宗商品、证券等资产为担保的授信业务,可能因为担保品价值下跌出现敞口风险。此外,中资银行海外机构在对外提供大宗商品代客、做市交易服务时,亦会因价格波动而承担交易对手风险。如国际油价在3月9日暴跌30%,银行紧急联系客户补充保证金,如果客户因流动性不足发生交易违约,银行亦会遭受亏损。

应对疫情可采取的对策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及其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振荡和宏观经济下滑,对任何银行都没有先例可循。尽管各国政府颁布了空前的经济救助措施,央行亦给予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但只要疫情多持续一天,市场对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忧虑就加重一分。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对于中资银行海外机构而言,此次疫情是对自身业务灾备应急、操作运营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也是倒逼银行提升风险管理和经营水平的难得机会。

一是做好员工保护和灾备应急,确保持续经营。加强员工保护,做好办公楼层消毒和疫情防范教育,制定防疫手册并配发防疫物资;提高行内疫情信息透明度,疏导可能出现的恐慌情绪。梳理并完善应急预案,实行分组轮岗上班,启用备用办公室,实现人员隔离;在辖内二级机构设立灾备中心,或与区域内兄弟行相互进行操作备份;极端情况下,还可由总行或境内机构统一承担海外操作运营工作。此外,有条件的海外机构可通过云端、VPN等技术,安排员工居家办公,确保业务经营的连续性。

灾备应急方案将极大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需加强事前演练,确保软硬件设施在不同预案下运行正常;重检操作流程,确保“四眼原则”、法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