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监管科技助力金融创新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18期

王顺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

张琳 中信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陈起儒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逐步应用到金融领域,金融科技日益兴盛。金融机构为积极应对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创新应用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合规压力,努力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合规管理的准度和精度,满足自身合规经营需要,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密切配合,协助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维护金融稳定,监管科技应运而生。就此,《中国外汇》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王顺、中信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张琳、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对话监管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发展。

《中国外汇》:您所在的机构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增强展业合规能力,并应用于“三反”领域?这些应用未来的前景如何?

王顺:外汇业务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是监管科技应用的“实验田”。外汇业务具备跨境、跨币种、跨市场、跨行业的“四跨”特点,在全球化和市场化需求交织下,外汇业务的复杂程度高、政策变化快,因而需要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能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外汇合规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

工商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在合规管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总行自主研发和分行结合区域特点特色开发的方式,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展业合规和反洗钱能力。一是强化“事前”调查,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外汇业务的信息交互。依托我行研发投产的信息资讯平台,将企业工商登记、船舶运输、国别风险、行业分析、媒体报道等全方位、多渠道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为前中后台业务人员对客户及跨境交易开展展业调查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助其了解客户身份信息,核查业务背景的真实性,进而满足反洗钱、外汇展业规范等合规监管要求。二是强化“事中”控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外汇合规管理效能。一方面依托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服务云,建立具有数据全、快、准、统一、共享、便捷的分布式数据分析平台,并自主研发了支持万亿级别数据量的智能反洗钱系统,对疑似境外欺诈、非法外汇买卖、大额可疑购付汇等重点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并设置监测模型,进而对模型命中的可疑交易进行甄别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在系统中嵌入事中控制功能和数据报送申报核查规则,丰富合规管理的工具箱,有力提升了外汇业务事中合规控制水平和数据报送质量。三是强化“事后”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开展外汇业务自动化管理。根据外汇管理数据报送的要求,结合外汇业务监管要求和部分创新试点地区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运用RPA机器人和图文识别OCR技术,研发全国版和区域特色版的外管数据报送系统;同时,通过对数据报送信息开展“自动巡检+主动推送”,实现对服务贸易分拆、离岸转手买卖、境内机构存取外币现钞等的自动监测和异常数据筛查功能,加强违规控制和异常交易识别,减少差错数据,及时纠正数据报送问题,提升业务管理效率和数据报送质量。

张琳:中信银行一直以建设“平安中信”为目标,确立了“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观,形成了全员、全产品、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业态,我行近年来陆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监管手段,拓展监管范围和深度。为强化客户识别和展业能力,我行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了技术升级,包括运用大数据在业务系统内嵌“关注客户”全业务流程监控、“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强校验、合同与发票重复性校验、非贸小额分拆交易监控、船公司名称反洗钱名单系统筛查功能、个人外汇业务建立多对一分拆、涉嫌未放开资本项目识别、大额外币现钞存取等异常交易识别机制、图像OCR识别监控单据信息等。通过持续的科技赋能并将其成果应用于“三反”,健全了我行的系统管理机制、提升了系统监管的有效性、强化了系统预警能力,真正起到了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监管科技的应用,将成为监管端和合规端合作发展的主要路径,且监管科技的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因此各银行应该主动融入其中,搭乘这辆高速和有效的“快车”。

陈起儒:财付通作为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专业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积极投入资源,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建模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助力落实“三反”,实现了高效的可疑交易监测预警机制,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履行了金融机构“三反”义务。财付通在合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建模,建立起用户立体特征画像,强化了对客户身份可信度辨识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人脸识别、图像OCR识别等技术,提升客户身份信息识别效率和核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金融科技在合规方面的应用前景将是积极有效的。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复杂多变,“三反”工作也面临跨地区、跨领域、跨机构等重重挑战;另一方面,新业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渠道的发展及应用,从侧面加大了用户身份识别的难度及追踪交易的难度。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金融科技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解决行业难点。财付通也会持续加大投入,践行大支付机构的社会责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互联网特色的反洗钱、反逃税、反恐怖融资的风险防控体系。

《中国外汇》:应如何看待金融机构自身业务规范发展与外汇监管之间的关系?

张琳:外汇监管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自身业务的规范发展。一方面,推动完善各类监管规章制度,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积极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金融机构自身业务的规范发展不应只依靠外汇监管,而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练好内功: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约束;二是回归业务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三是鼓励良性金融创新,保证业务规范发展;四是加强与监管的沟通协调,紧跟监管指挥棒。

王顺:金融机构是外汇监管的受益者和践行者。近年来,外汇监管不断深化“放管服”管理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推出了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支持涉外业务发展等措施,推动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完善外汇服务方式,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

外汇领域的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为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方面,金融机构严格按照监管导向,合规经营,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外汇业务的长远可持续稳健发展,保护外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把握政策机遇和先行先试机会,创新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为市场主体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便利,满足客户合理的贸易投资需求,释放更多发展潜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更好地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服务于改革开放新大局。

陈起儒:监管法规对于金融企业发展有时会被外界误认为是限制关系,甚至是对立关系,其实不然。近些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产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既有好的例子,也有坏的教训。我们不难发现,监管机构既要想方设法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又要防范个别企业成为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的洗钱工具,避免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可谓严管厚爱、用心良苦。

从我们自身业务发展的过程来看,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的业务规范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的高效监管与指导。尤其是在关乎到国家金融安全的外汇业务领域,相关监管要求以及政策条文对业务风险控制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与指导作用。企业只有认真贯彻与执行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和规定,才能有效规避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创新手段优势,协助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能,与监管部门共同探索监管科技的创新发展。而监管效能的提升,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外汇》:金融机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