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海外产业园区推动“一带一路”新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20期

历经多年发展,中国海外产业园区(本文所指的“海外产业园区”为中资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建的各类园区的总称)已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有力促进了中资企业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海外产业园区也面临着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合作模式缺乏保障机制以及园区发展的系统性统筹规划有待加强等挑战,但从实践情况看,一些中资企业已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展望未来,海外产业园区有望借助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运营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产城融合等机遇,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前发展。

海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是从区域分布看,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根据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的74个在建或已建成的海外产业园区的分析可以发现,海外产业园区遍布“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所覆盖的亚欧非地区,布局上整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即整体布局较为分散,但小区域内较集中。按大洲看,亚洲是海外产业园区分布的主要地区,在所统计的74个海外产业园区中,有58个在亚洲,14个在欧洲,2个位于非洲。而在地处亚洲的海外产业园区中,又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该地区的海外产业园区数量为34个,占了亚洲数量的近六成,是海外产业园区最集中的区域。南亚与中亚地区则各有9个海外产业园区,合计约占亚洲海外产业园区总数的三成。

二是从产业分布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海外产业园区以传统行业为主(见图1),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矿资源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其中,加工制造型园区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三成。相比之下,科技园以及创新研发中心型园区的跨境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IMG_20201020_153900.jpg

三是从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海外产业园区有力促进了中资企业与东道国的双赢。一方面,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产业集群方式,海外产业园区显著降低了国内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的门槛。海外产业园区多由中外两国政府或企业共同推动、合作建设,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且产业特色鲜明,并具备一定的辐射和产业带动能力,可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争取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提供更完善的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配套服务,降低企业“走出去”的门槛。此外,通过进驻海外产业园区,中资企业不仅可以进入当地市场,也可利用东道国的特殊贸易政策和关税优惠政策来规避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通过园区所在市场辐射更多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海外产业园区也是中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经贸合作、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投资入驻海外产业园区的中资企业通过持续推动科技和人才的本地化进程,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化工、电子、钢铁、建材、轻工、汽车、机械、矿产、农业等中国的优势产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海外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挑战与探索

“一带一路”沿线多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稳定性、营商环境、产业配套等方面均不成熟;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布局的海外产业园区,自身也存在缺乏系统性统筹规划、缺乏海外业务拓展能力等问题。在上述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海外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需要中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东道国宏观政治经济不稳定,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从政治层面看,“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政局不稳定、政府不作为、政策不连贯,是中国海外产业园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政治风险。从经济层面看,“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常较为一般,区域内产业吸引力也较弱,部分产业园区存在一定的市场消纳问题。从营商环境看,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薄弱,产业配套政策欠缺,政策执行效率较低。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74个海外产业园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平均营商环境指数为67.2,平均排名85名,整体营商环境有待改善。部分园区虽得到了东道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此类支持与园区实际需要的扶持力度仍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上述风险,近年来,一些中资企业逐步认识到投资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据此对投资前准备工作进行了相应完善。充足的投资前准备是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收益最基本的要素。要做好对初次投资目标国的外部环境分析,可从宏观环境、行业市场、营商环境以及风险预警与防控等方面入手:(1)宏观环境分析。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市场等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基本国情、资源要素禀赋及发展战略等因素。(2)行业市场分析。对东道国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核心驱动要素等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拟投资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3)营商环境评估。横向对比周边产业园区以及营商环境先进地区的相关指标,明确差距与不足,了解配套服务及扶持政策,制定最佳选址方案。(4)建立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明确风险监控指标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流程优化引入风险反馈及防控机制。<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