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国国际收支呈现新平衡 外汇市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大幅动荡。虽然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中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主要指标的运行均呈稳中向好态势。本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总编陈之为对话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对话主要围绕“国际收支新平衡”“外汇市场发展”及“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设”等市场关注的焦点展开。王春英指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好于预期得益于国内经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支撑,未来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王春英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陈之为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总编

国际收支呈现新的平衡模式

陈之为: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冲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经济稳定恢复,复苏势头全球领先,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市场稳定。在您看来,前三季度我国外汇收支形势表现如何?

王春英: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但在国内基本面的支撑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性好于预期,人民币汇率的稳健性好于预期,外汇市场交易的理性程度好于预期,跨境双向投资的活跃度也好于预期。具体来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65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2%,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考虑到三季度以来货物贸易保持较高规模的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继续低位运行,经常账户有望延续基本平衡、小幅顺差的态势。在国际收支平衡的格局下,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较上年末增加了346亿美元。

二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稳健。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跌,呈双向波动,保持了较高弹性。境内期权市场1年期隐含波动率平均为5.0%,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动幅度达7.5%,处于合理、适度范围。前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CNY)累计小幅上升2.3%。期间,美元指数下跌2.5%,欧元兑美元上升4.5%,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12.2%。由此可见,人民币的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与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相比居中。

三是市场行为更加理性,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从结售汇交易看,今年以来,市场主体保持了“逢高结汇、逢低购汇”的交易模式,说明市场主体更加理性,控制汇率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从外汇市场远期、期权等相关指标看,汇率预期也保持了总体稳定, 没有形成一致性的单边汇率预期。

四是跨境双向投资依然活跃,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一方面,境外投资者保持了对国内投资的较高热情。据商务部统计,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企业外商直接投资1033 亿美元,同比增长2.5%;外汇局的统计显示,同期,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7%。另一方面, 境内主体对外投资稳步推进。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789亿美元,同比略降2.6%。

陈之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了平稳运行,外汇市场供求延续了基本平衡态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影响还在持续,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远未消除。鉴此,该如何预判外汇市场未来的走势?

王春英:我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首先,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具有领先优势,生产、服务、消费均提供了坚强支撑,并将继续发挥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市场信心的关键作用。其次,我国坚持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措施持续发力,为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创造着优良的政策环境。同时,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跨境双向投资质量。第三,人民币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在不断完善。

陈之为:回顾过去, 中国国际收支既出现过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双顺差、外汇储备较快增长的情况;也出现过经常账户顺差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一般而言,大家对逆差项目会十分警惕。在当前的国际收支格局下,该如何看待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之间的关系?

王春英: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表现出新的平衡模式,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不再随国际收支主要项目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储备资产基本稳定的自主平衡总体格局。在此背景下,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将形成镜像关系,经常账户呈现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就会呈现逆差;反之,经常账户逆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则顺差,国际收支总体上都是平衡的。这也就是说,市场主体的各类国际收支交易有进有出、有来有往,形成了自主平衡,不需要储备资产进行大规模的吸纳或投放,也就不会造成储备资产的大幅增减变化。

其次,在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格局下,有顺差项目就会有逆差项目,但逆差并不一定意味着是风险问题。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总体为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表现为逆差,但并没有出现对外债务去杠杆,且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等全部对外负债也表现为净流入。逆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外各类投资增长,说明我国市场主体在境外的资产增多了。一是境内居民对外证券投资增加,体现了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要,而且主要是投资港股;二是对外直接投资总体理性有序增加;三是银行存贷款增多,主要是境内外汇流动性相对充裕,这也可以说是由经常账户、直接投资顺差带来的。所以,仔细分析后发现,有些项目虽然呈现逆差,但并不必然是风险。

最后,当前我国经常账户状况较为合理、合意,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的总体格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进入自主平衡时期后,经常账户总体表现为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状态。我国经常账户的演变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结果,体现了我国经济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转变。这种受结构性因素驱动形成的格局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还会发挥保持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根本性作用,因此,我国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在中长期维持合理、合意的总体局面。

外汇市场建设成果丰硕

陈之为:我国外汇市场起于累土,改革开放以来,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否请您大致介绍一下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改革取得的成果?

王春英: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汇率形成和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4年以来,统一外汇市场的建立使全国的外汇交易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纳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保障了外汇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流动。2005 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进入新的更高发展阶段。交易的产品逐步从即期、远期增加到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国际市场上基础的产品体系都已经具备; 交易的主体从银行扩充到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以及日益增多的境外机构,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监管部门市场化导向和规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有序发展。2019年,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外汇交易量29.1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137倍。与此同时,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发展壮大,与在岸市场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全球人民币外汇市场体系。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人民币已成为全球外汇市场第八大交易货币。

陈之为:外汇局在“十三五”期间为推动外汇市场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王春英:“十三五”期间,外汇局积极推动外汇市场深化改革,在产品交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自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优化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管理。一是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允许远期结售汇到期交割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全额或差额结算,支持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二是联合人民银行发布《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和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有关事宜》,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至北京时间23:30,扩大外汇市场服务范围。三是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真实性审核的通知》,扩大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上下限,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