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防控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风险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22期

当前,面对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贸易市场的衰退,越来越多的国内出口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风险往往较高,国内的外贸企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损失。鉴此,亟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

汇率波动引发的买方履约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下,当地进口商需要支付高昂的货币兑换成本,导致在进口商品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进口商可能会因汇兑损失而拒付货款;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进口商愿意支付货款,但所在国采取的外汇管制措施会限制其实际支付能力,同样会引发买方履约风险。

为应对上述风险,国内出口企业可考虑从两个方面予以应对:(1)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降低风险。国内出口企业在与买方签订合同前,就应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汇率波动风险考虑在内,确定买方是否已采取了相应的汇率风险对冲措施。在一些情况下,国内出口企业可要求新兴市场的买方乃至最终下游客户一并向银行购买远期外汇,并向国内出口商出示相应购汇证明,以确保进口商在汇率波动时仍具有还款能力。此外,出口企业自身也可向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购买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on-Delivery Forward,NDF)进行货币保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潜在的汇兑损失。(2)借助充分的信息收集来降低风险。汇率风险之所以能够引发买方履约风险,归根结底是买方自身的付款能力有所欠缺。对此,国内出口企业可在合同签署前,先对买方的背景进行充分调查,如果买方自身经营实力一般,但其隶属于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国集团,而集团内其他企业的实力尚可,则可考虑由实力更强的集团内其他企业来代替买方签署合同,或者要求其为该笔进出口贸易提供还款担保,以此规避买方因本币贬值而拖欠货款的风险。

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贸易摩擦风险

2020年以来,印度与我国在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发生摩擦,显著增加了国内企业对印度开展贸易活动的难度。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无论是对自我国进口的货物,还是对向我国出口的货物,印度海关都加大了审查力度。针对当前与印度贸易往来的风险,国内外贸企业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了解印度海关政策动态以及做好下游市场研判等措施,提前做好风险防范。

一是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在不少贸易活动中,政治因素带来的贸易摩擦会使进出口双方的利益都遭到损失。就此,国内企业可说服印度交易对手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例如,国内某农化企业在2020年5月拟从印度进口一批原料,但该批原料却被印度海关以检查的名义扣押达两个月之久。对此,中方企业与印度海关进行了大量的沟通,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其后,中方企业说服印度供货方出面,由印度供货方的律师向印度海关强调逾期不交货给印度供货方带来的违约风险,方才使印度海关解除了对货物的扣押。由此可见,在处理因政治因素导致的贸易摩擦时,要善用当地交易伙伴的力量,通过进出口双方共同携手合作,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二是密切跟进印度海关的政策动态。印度目前的海关政策对本国的进口方较为偏袒:允许进口方不付款便可提货;规定货物到港后30天内无人提取,则进入强制拍卖流程;要求退运货物需要原买家同意的文件等。这些政策使国内企业在向印度出口时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旦买方动机不纯,在货物到港后不提货,或不配合提供退运材料,则可借拍卖契机低价获取原货物,使我国的出口企业“钱货两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各大港口的清关能力参差不齐,货物通关时间和买方提货时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对此,建议国内出口企业在出货前务必以邮件等书面形式向买方征求发货意见,在买方确认可按期提货后再出运货物,避免因买方难以提货而造成损失。

三是提前做好下游市场研判。贸易摩擦增加了企业开展贸易活动的阻力,但不代表主动权的丧失。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销往印度的产品往往因为产品种类(例如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销售地域、市场品牌的差异而呈现销售情况的分化。对此,出口企业如能及时跟踪下游市场变化,做好印度市场的销售情况分析和研判,则仍有可能在贸易摩擦中实现业绩的逆势增长。当前,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印度当地聘用专人进行数据统计和市场分析,随时了解下游市场的动态,包括产品销售情况的区域分布、产品的更新迭代需求等。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