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3-4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给金融业深化改革,尤其是推进对外开放合作,提出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东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也是中国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伙伴。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以及亚太区域合作新的航向下,金融部门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全球化的新变局,依托中国与东盟的区位特点和经贸优势,探索突破制约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注入新的内涵和强大动力,有效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

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希望双方继续提升战略互信,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经贸合作,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相互开放市场,推动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新定位,为金融监管部门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提供了根本原则。

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连、利益相融。长期以来,双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贸易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双边经贸合作规模和质量提升到了更高水平,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格局由此形成。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业为夯实中国-东盟互利共赢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未来,需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提升双边开放合作,不断增强国内国际经济的联动效应,积极有效服务我国构建发展新格局。

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金融工作的规划举措,对加快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化跨境金融改革、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人民银行今年指出,将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人民币使用的相关政策制度,促进本外币、离在岸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双向开放,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外汇局也将在2021年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稳妥有序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研究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

推动金融继续稳步向前开放,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基本共识。东盟作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地区,已经具备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目前双边已开展本币结算、本币互换等多种形式的本币合作。东盟是最早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地区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合计2.9万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个百分点。将东盟作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本币结算和跨境金融试点等方面的重点优先地区具有良好的基础。

RCEP给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带来新机遇

2020年11月15日,由东盟倡导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ership,下称“RCEP”)正式签署。RCEP协定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方式对相关领域高水平开放做出安排,并对成员国的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下一步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

一是RCEP的签署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成员国总人口、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额在全球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庞大、外国直接投资活跃。一方面,我国可在与RCEP其他成员国开展贸易时进一步推进双边本币结算,不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各成员国产业链、供应链将随之重新布局,东盟又是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经济体,因此也可借助我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推广人民币的使用。

二是RCEP的签署将有力推动我国外汇管理改革。协议生效后,成员国之间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有较大提升,同时也对我国外汇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大型开放经济体,我国外汇领域改革开放进程已取得了卓越成效,但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金融开放水平整体落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RCEP成员国。我国应积极对标RCEP的高水平开放标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稳妥有序地推进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改革开放,为RCEP正式生效后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政策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对外开放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给我国金融整体对外开放带来不确定性。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未有之全球大流行疫情的冲击,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事件频发,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我国金融开放进程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鉴此,在进一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既需要保持改革定力,也需要高度关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完善制度框架,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我国国际收支进入大额化、复杂化的新周期,资本项目开放需要保持稳慎的节奏。从总量看,我国已成为大型开放经济体。2001年至2020年,银行代客涉外收支规模从5023亿美元增长到8.7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6.2%。从流向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跨境收支在经历顺差规模持续增长态势被打破、资金流出压力集中爆发后,近年来逐渐趋向基本平衡。从结构看,各主要账户的盈余状况进入新常态,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顺差大幅收窄甚至出现阶段性逆差,抵御跨境资金波动风险的能力有所下降。随着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持续加大,不仅放大了宏观经济金融风险,也对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是高速发展的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对双边金融开放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多数东盟国家国际结算存在明显的美元路径依赖,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的国际贸易,仍习惯使用美元结算;另一方面,离岸人民币的金融服务供给也仍需加强,一些东盟国家商业银行操作系统没有人民币币种,当地外汇市场仍不能进行人民币交易等。以柬埔寨为例,2020年对其220家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半数企业认为,提供人民币服务的银行较少,是阻碍其使用人民币的主要障碍。随着双边贸易投资合作规模和影响力的持续快速提升,需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本币互换协议、本币结算协定(LC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广、边境地区区域性支付清算网络等工作,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