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外币理财前景可期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3-4期

我国银行外币理财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管理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已经与人民币产品并行,成为银行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外币理财发展回顾

我国银行外币理财业务最早出现于2003年,为居民提供了外币存款之外新的外币理财选择,丰富了国内居民的外币投资品种。银行外币理财业务起步之初,其产品设计、运作模式等均参照人民币理财业务,与银行表内业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资金运用为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初期,理财资金的投资均是通过银行账户参与银行间市场,银行通过内部核算系统将债券簿记到不同产品中。此后原银监会(现银保监会)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清算所共同推进乙类户开户。2014年,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行理财才正式在银行间市场独立开户。2018年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规范了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了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其中的资产管理产品,也包括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的建立也给银行外币理财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随着2006年QDII制度的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商业银行相继获得QDII额度,推出以QDII模式管理运作的理财产品。原先的银行外币理财仅限外币币种募集,针对客户已有的外币资金进行管理。所有募集资金涉及结售汇的,均在银行前端结售汇管理环节进行管控,所有外币资金均符合相关外汇管理政策要求;产品到期后,资金返回客户原储蓄账户,不改变该笔外币资金的钞汇属性。QDII产品则可以人民币或外币作为募集币种,通过境内外双托管的形式,由机构在QDII额度内进行换汇,逐笔完成国际收支申报后,直接投资境外证券类资产。银行开展QDII理财业务,是从外币理财到跨境理财的提升,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境投资和中国居民全球资产配置。同时,银行QDII理财产品也是符合资管新规的规范化运作产品,代表了银行外币(跨境)理财业务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截至2021年1月13日,银行类机构(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的QDII投资获批额度为163.7亿美元,其中中资银行类机构44.4亿美元。

落实资管新规以来,各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并接棒银行外币理财业务。2020年,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对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境内外币理财业务予以备案。这是全国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得外汇业务备案,标志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外币理财业务的正式启动。随后,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相继在2020年内发行了外币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符合资管新规的各类银行外币理财产品,银行外币理财业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银行外币理财2020年的表现

回顾2020年,全球遭遇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遭受严重冲击,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我国银行业外币理财业务迎难而上,实现了为居民保值增值的理财投资目标。

截至2020年12月,全行业银行外币理财资产管理规模约1300亿元人民币,受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折合人民币规模较2019年同比有所下降,在银行理财资产管理规模中的占比约为0.5%。

从投资标的看,银行外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中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同时部分产品投资于公募基金、权益类证券。从投资期限看,银行外币理财产品总体偏短,大部分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