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管理框架研究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5期

近年来,以离岸转手买卖、委托境外加工、第三国采购和保税区仓单跨境转卖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对国内企业突破进出口贸易瓶颈、绕开关税壁垒、扩大贸易领域意义重大。但也要注意到,这一领域内鱼龙混杂,实需企业和投机套利企业均在其中,加上货物流与资金流分离的天然属性,更增加了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的真实性审核难度。本文基于当前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近中远三个时间维度提出分阶段优化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的平稳健康发展。

 

拆解当前管理难点

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中的货物不发生跨境移动,而资金收付却需要跨境。因此,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的风险点及监管难点集中体现于其货物流、资金流和订单流的不统一,物流形式复杂多变,境内贸易链条不完整,数据缺失等方面。一旦监管出现明显漏洞,易被借道实现跨境资金的违规流出/入,成为不法企业套利套汇的通道。

一是造假方式转变,监管难度升级。随着近年来监管检查手段的完善和打击力度的加大,伪造“假单证、假业务”或使用失效单证已经成为旧版本,监管部门更多面对的是影子单证等“真单证、假业务”(如匹配真实时间、船次、航程、集装箱号等物流信息,仅变造货权人等关键要素的“真单证”)。这给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真实性核查带来更多的困难。

二是虚增贸易规模,套取境内外利差收益。部分企业为达到提高国际银行授信评级、满足各类业绩需求等目的,在收付款环节虚增跨境资金流动数据、夸大业务量。利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资金往来较高的自由度,通过关联交易构造转口买卖合同,以真实的货权凭证或真实货物为交易媒介,实现非法套取境内外利差、汇差的目的。特别是套利型转口贸易存在信用证期限较长、单笔货值高、收支总量大等特点,会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严重扰动。另外,上述行为还会加剧市场对汇率预期的波动,进而导致人民币升/贬值的自我强化。

 

管理的分阶段目标

进一步完善物流真实性审核、防范虚假融资,是当前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管理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策略上,需摒弃“唯单据论”的审核思路,以实质业务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合理性评估了解企业,通过整合共享多平台数据把握行业,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把控系统风险。

短期目标

短期内,以微观企业主体规范和监测为主要目标,引导银行审核思路的转变,推进银行向“以尽职调查为基础、以合理性评估为重点”的审核方式转变。

一是了解企业。银行除了对企业本身主营业务、财务数据、交易对手国别地区、历史交易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外,还可利用自身优势,联系生产上下游,综合分析企业的生产销售数据、资金来源、境内外关联企业情况、上市及融资需求、实际控制人资金流动倾向等情况,对企业从事贸易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合理性初判。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