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探索银行对外债权“双支柱”管理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9期

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稳步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本文在梳理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现行管理架构和实证分析结果,就构建银行对外债权“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的管理框架给出相应建议。

 

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银行对外债权是境内银行对非居民的债权。实务中,银行对外债权往往涉及存款、贷款、债务证券、其他债权等多项业务。目前,业内尚未就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具体内涵达成统一界定。本文参考《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表》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按“我国银行业存放境外的存款或对非居民发放的贷款”(下称“存贷款”)和“我国银行业持有的非居民发行的债券类投资产品”(下称“债券资产”)的口径,对我国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是从总体规模变动趋势来看,银行对外债权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银行对外债权总体规模相应扩张(见图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对外债权总规模自2019年3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后,至2020年12月末已达1.18万亿美元,相较2015年年底的6391亿美元,增幅达85%,季均增长率为3.13%。

IMG_20210514_170155.jpg

二是从我国银行对外债权结构来看,银行存放境外的存款或对非居民发放的贷款总量在银行对外债权总规模中占较高比重,2015年以来持续保持在85%左右。

三是从债务人的构成特点来看,我国银行对境外银行部门的债权规模一直低于对境外非银行部门的债权规模,但对境外银行部门债权规模的增速则大于对境外非银行部门债权规模的增速(见图2)。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境外银行部门的债权规模为5673亿美元,较2016年四季度末增长63%,季均增速为3.08%;对境外非银行部门的债权规模为6176亿美元,季均增速为2.26%。

IMG_20210514_170159.jpg

四是从币种结构看,银行人民币对外债权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银行人民币对外债权规模有所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银行人民币对外债权规模折合1453.40亿美元,相较2015年四季度末增长1.54倍。与此同时,相较于银行外币对外债权规模,银行人民币对外债权规模占比仍较低(见图3),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IMG_20210514_170201.jpg

 

构建银行对外债权“双支柱”管理框架

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类别繁多,涉及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国别风险等。在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发展逐步增长的背景下,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一旦暴发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银行对外债权业务极易成为跨境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与此同时,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稳健与否,也会对银行个体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对外债权业务的快速扩张会增加银行经营环境的复杂程度和潜在风险,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风险控制,将给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持续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以切实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结合我国银行对外债权的管理现状,未来可从理顺监管机制、促进本外币协同管理和加强统计监测三方面强化对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同时,以相关风险指标为抓手,从建立银行对外债权风险评估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按主体实行分类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微观监管。

强化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宏观审慎管理

一是进一步理顺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监管机制。目前,与银行对外债权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人民银行发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发〔2009〕212号)和《关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1〕255号)。两者分别就境内结算银行向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和境内银行办理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做出了相应规定。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2号)在第二十条中也提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随着银行对外债权业务的不断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