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破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10期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动能,客观上引发了数字化革命。数字化革命在于将信息数字化,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提高经济运转效率,实现社会生产、资源合理分配的新型经济模式——数字经济。那么,我国数字经济应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呢?对此,本期《中国外汇》专访了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对话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外汇》: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最重要领域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您认为,当前中外数字经济发展有哪些不同特点?竞争的焦点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哪些国际经验?

巴曙松:从全球视角来看,当前中外数字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同特点:

一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数字经济的总规模虽大但占比目前还不是太高,未来拓展空间依然很大。根据中国通信研究院的数据,从经济规模来看,美国数字经济规模为11.50 万亿美元,全球排名居首,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以 4.02万亿美元居于第二。从数字经济占总 GDP 的比重看,德国、英国、美国排名靠前,中国30.5%的比重居于中游水平。这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规模虽大但发展程度则存在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数字经济领域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各区域 ICT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定义为 iGDP 指数。结果显示,从数字经济区域均衡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整体好于发展中经济体。这与发达经济体相对发达的产业基础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有关。发达经济体各区域之间发展存在差异,但差异没有中国这样的庞大经济体显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区域集聚特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几个城市群可以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核心。这得益于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基础优越,可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保障,但同时也表现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显著。

三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数字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较快,但同时还需要强化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提高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和抗风险抗冲击的能力。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能够达到32.67万亿元,数字经济整体名义年均增长11.3%。这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建设的成果。从近年来政府高层、产业政策及资本市场政策的导向来看,科技创新,尤其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未来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也是中国数字经济需要强化的环节。中国在此领域的高增长还有望延续,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数字经济需要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从国家战略层面,几乎都十分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几乎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均制定了国家数字发展战略。从各国数字发展战略来看,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工智能(AI)、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将成为竞争激烈的领域。到2020年年中,已有超过60个国家制定了国家 Al战略,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印度、瑞士等国已发布了区块链战略,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也先后加大了在量子计算研发的支出。

二是主要经济体未来关注的重点是对公共部门和不同市场主体数据的获取,以及在隐私保护前提下的数据共享。中国在该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数字安全方面的创新可以说是推动数据成为资产的关键环节,是平衡隐私保护和释放数据应用潜力的关键,也可以说是数字经济未来的主要突破方向之一。在中国运用数字技术为抗疫提供有力支持并取得成功的启示下,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也纷纷参照中国成立专门负责数字事务的部门,发展AI系统来预测和监测疾病传播,收集、处理和共享与COVID-19有关的个人数据,以发挥疫情防控的作用等。

三是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焦点,依然在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仅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也培育数据成为一个有效的生产要素。ICT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逐步形成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经济模式。随着 ICT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其本身正在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产业之一,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

由于各国在数字经济上的发展阶段不一,且自身禀赋存在差异,所以各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时客观上就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的战略需要,这也是各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美国和英国可以说是最早布局和推动数字经济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从政策法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积累、推广应用等方面都起步较早。日本和韩国数字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孕育了其本国的数字经济,通过多年对数字信息产业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规范等,为发展数字经济创造了有利环境。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首先,要完善战略发展规划。发达国家为发展数字经济,不仅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还通过制定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对涉及的重点方向进行扶持。这一点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原来自称不进行产业干预的西方国家,做法都十分接近。其次,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依靠版权、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软件和数字内容公司等主体,上述主体可以说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为活跃的主体。对于这些市场主体来说,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对其运行成功和增长至关重要。再次,要加强法律建设,保护数字经济的安全。为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确保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少国家都将信息安全列在国家政策中的优先位置,建立全面、综合的数字安全战略,以统筹与其有关的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中国外汇》:“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您认为,中国应如何依托数字经济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巴曙松: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中国“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战略布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全面且基础性的。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在2025年要达到 10%的量化指标,并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四个方面对未来五年的政策做出了部署。

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新格局下重新定好位,又要根据数字经济产业的新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措施。

首先,要做好经济发展新格局下数字经济的产业布局。当前,国家有关部门或部分地区先后出台区域性金融科技或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新型的数字经济产业在布局上可能存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协调等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和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按照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要求,考虑制定全国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而且这个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划还要立足于全球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的长远目标来思考,充分考虑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区域协调的积极作用,以此引领全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及规划制定。

其次,要实现数字经济产业与各行业的融合叠加。数字经济产业化就是要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的特殊性质产品、新型组织形式、具有市场力的品牌。一方面,要围绕经济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平台经济,通过产业经济平台化,打破国内外经济运行在时空上的限制,实现在虚拟空间的更多交易及提高交易成功率,将数字经济技术广泛应用到平台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全覆盖性融合,数字经济产业化与实体经济数字化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进化过程,数字经济产业必须实现对实体经济的全覆盖,与实体经济完全一体化。要更加强调融合的系统性,在支持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特别注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消费、流通、交易、分配和内外贸各个环节。

再者,要抓住促进经济双循环的主旋律,发挥数字经济的独特功能。物流、商业信用、供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